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沟通——家校共育促进发展,家庭教育方法

  • A+

小学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沟通——家校共育促进发展

家教指导案例

小佳收到了小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兴奋地打开,发现录取通知书中还夹了一张粉色的A4纸,那是未曾谋面的班主任写给家长和孩子的一封信。“欢迎你成为我们班级中的一员。假期是我们一年级的开始,请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规律作息,迎接美好的小学生活。……”信中对开学后孩子的学习任务、行为习惯,以及文具、穿着等的准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

比如,“在家里和学校,要孝顺父母长辈,尊敬师长。”“小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做卫生值日、校园值周等。”“建议所有学具都是简易的、环保的。”…虽然信不长,但对于小佳家庭的指导意义却很大。妈妈认识到不仅自己要督促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应全力配合学校和老师。

家教指导案例解析

案例中小佳的一年级班主任是智慧的,她通过一封温馨的书信提醒家长要关注和培养孩子进入小学后的习惯养成。这让小佳的父母未雨绸缪,找好支点,争取到了一个假期的时间协助孩子去适应,父母自己也有充裕的时间去调整家庭生活的方式。这里提到的习惯养成就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部分,未来在小佳长大后,这种能力会迁移到她的工作中,帮助她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从业者。

在人的诸多能力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伴随一个人终身成长的,在关键时刻还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然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是最难培养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培养周期和发展周期才能培养好。在小学起始阶段,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家长要与学校积极配合,重点引导和规范孩子生活起居和学习玩耍的作息规律与习惯养成。

此外,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班主任老师强调劳动教育和为班级服务,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家大力提倡让孩子从小进行劳动教育,这本身就是知识落地和能力培养。未来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公民。

从小培养孩子服务他人的意识、社会公德心和奉献精神,教导孩子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人,这会让孩子更有归属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xxs4.

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渡阶段,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重难点问题。家长应该把握哪几项原则与方法呢?以下三点建议供参考。

1.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从小培养良好习惯

张若谷教授说过,每一个合格公民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成人是长大的孩子,孩子是还没有长大的成人;没有成熟的家长就没有成熟的公民社会。很多家长选择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重孩子学习,轻家长自身成长;重学习成绩,轻学习习惯,这是个大大的误区。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从家长的成长开始的,是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始的。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的想法,家长要未雨绸缪,从小抓习惯,比如,学习用品的收纳、衣物发型的标准、做事的态度、时间的安排等,这些都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方面。当孩子的成长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成人成才就是必然。

2.保持定期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进步

和变化现在有一个5+2=0现象,这是说,老师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孩子五天的成果,周末两天孩子回到家一放纵,就消磨殆尽。对孩子的教育应是持续的、互相补充的。因此,家校保持及时的、通畅的沟通是避免出现5+2=0现象的法门。

家长可以通过拜访老师、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各种方式,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和变化,积极协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尤其在小学起始阶段,每天5分钟的约谈效果大大好于一月一次的拜访。

这是因为,很多成长性问题是即时的,每天和老师沟通,回家及时做孩子的工作,解决好小问题就不会积累大问题。

3.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需要爱与规则

一位好老师一定不是只会教书的老师,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也一定不只是规则和成绩的班级管理者,一位好家长,更不能是唠叨的、极端的监护人。

当生命相逢,教会孩子心中有爱,“顺境的时候善待他人,逆境的时候善待自己”,这样孩子的内心永远不会枯竭。在生活琐事面前,教会孩子有序有节,提前制订好规则,耐心地陪伴孩子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