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语言发展 宝宝早教 语言能力
幼儿的言语——为什么幼儿常常自言自语?宝宝早教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幼儿单独游戏,玩到高兴时,边活动边嘀嘀咕咕,自言自语:“这是山……挖好了……这是河……挖好了。河上边应该搭座桥,桥搭这儿……桥搭成了,河水在下边慢慢流……”。
也有的幼儿,有时独自儿安静地躺在床上或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专心致志地自言自语,似乎在讲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不少老师看见幼儿常常独自个地说话,感到奇怪和疑虑,不知是怎么回事。有的老师甚至担心孩子的神经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有点失常。其实,这些自言自语是幼儿言语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现象,老师们要了解了幼儿自言自语的实质,就不必为之忧虑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人的言语有两种形式,即出声的外部言语和不出声的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人们默默思考问题时为自己所用的语言,所以它比外部言语与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行为自觉性具有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
内部言语是在幼儿期儿童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在内部言语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一方面思维依靠表象进行,能单独地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语言动觉调节机能尚不完善,还不能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这样就出现了幼儿自言自语的现象。
由此可见,幼儿自言自语是幼儿言语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是幼儿言语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首先发现幼儿有自言自语现象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指出:自言自语现象在儿童全部言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他曾作过数字统计。
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这样两种:
(一)游戏言语。这是一种行动的伴奏。宝宝早教。
幼儿一边活动,一边自言自语。如幼儿建筑幼儿园时,边搭边说,用言语说明或丰富行动内容的不足;绘画时,一边画,一边嘀咕,用言语补充画不出来的情节。这种自言自语的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感情和表现力。
(二)问题言语。这是困难在言语中的表现。宝宝早教。
常常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出现,表示困惑、怀疑等等。当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常出现这种自言自语,表示所采取的办法。例如,在拼图遇到困难时,幼儿就自言自语:“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嗯,对了。这是什么呢……就放在这儿……。”
幼儿这两种自言自语的形式,在不同年龄的幼儿身上,比例是不一样的。三至四岁幼儿,游戏言语多些,问题言语很少;四至五岁幼儿则问题言语很丰富。而在六至七岁幼儿那里,则常可以看到:幼儿在活动、绘画时,多默默地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但遇到了困难,就又自言自语了起来。
因此,对于幼儿自言自语的现象,老师们不必惊奇,也不用担心,更不要因幼儿自言自语影响了课堂秩序、纪律,而轻率地指责幼儿,而应该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仔细倾听幼儿自言自语的内容,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及时给以适当的指导,促使幼儿顺利地由自言自语过渡到内部言语,并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果有的幼儿已经七岁左右了,还常常自言自语,那就该注意了,这可能真是一种病态,应该到医院检查、治疗。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