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健康 青春期问题
关于性的问题:如何培养青春期孩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
当孩子问到有关性方面的知识时,家长往往感觉很难为情,总是想方设法敷衍过去。其实真的没必要,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这反而会打消孩子的好奇,还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
所谓性心理,指的是在性生理的基础上,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活动过程。所谓性道德,指的是规定每个人性行为的道德规范。换言之,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用这种规范来约東人的性行为。比如,忠于配偶、对家庭负责等。而一味追求性行为的好奇感,则不利于恪守性道德,是遵循性道德、家庭婚姻道德的最大隐患。
对于10-16岁的孩子来说,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是性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父母应该引起重视
1、性心理教育一帮孩子了解健康性心理的三大标准
健康的性心理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1)个人身心应有所属
即认清自己的性别,以及与性别对应的行为习惯。社会上有些女性装扮“男性化”,有些男性装扮“女性化”,其实从深层次上来分析,都是不健康的性心理造成的。
(2)个人有良好的性适应
包括自我认同,自我悦纳,对自己的性征、性欲能够悦纳。同时,又能接纳异性,能够与异性友好地相处
(3)对待两性一视同仁
即平等对待男性和女性,不过分地亲近某一性别。不因对方是女性,就偏向对方;也不因自己是男性,就偏袒男性。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性心理时,应侧重于帮孩子克服性神秘感、恐惧感、自责感、罪过感,引导孩子积极与人交往,参与集体活动,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回归内心的平静。
2、性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性观念、性取向、婚姻观
性道德包括两性之间的基本行为规范、男女社会交往方面的礼仪、对异性的态度等。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培养性道德的关键是教他们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处理朦胧的两性关系,培养孩子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
性道德是法律手段之外的道德约束,最主要的是依靠传统美德教育,包括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良心感、公德感及贞洁感等。在道德的约束下,人才能追求真正的爱情,才能享受到如诗如画般的爱情和婚姻生活。
健康的性道德有以下几个标准
(1)双方自愿原则—以不违反社会公德为前提。
(2)无伤原则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更不伤害后代和家人。
(3)爱的原则—真心相爱,才能使身体与灵魂有机融合。
(4)婚姻缔约原则一圣经上有句名言:“性交只有在结婚的床上才是合乎道德的。”
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性道德不仅表现为一定的观念、情感、思想,面且体现在具体行为和各种活动之中。因此,父母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培养孩子健康的性观念、性取向、婚姻观。
青春期性教育,关于性的问题,培养青春期孩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青春期健康,青春期问题,父母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这反而会打消孩子的好奇,还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