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成长心理学:教孩子正确认识“不公平”——马太效应

  • A+

儿童教育心理学 解放孩子的手脚 

成长心理学:教孩子正确认识“不公平”——马太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说:“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再来。”国王回来,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我赚了10锭。”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主人,我赚了5锭。”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主人,我怕丢了你给我的一锭银子,一直存着。”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了第一个仆人,还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一现象即“马太效应”。

生活中,“马太效应”的确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的现象。然而,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种理想的想法,一切都应该是公平合理的。受这一想法的引导和支配,人们一旦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便会陷入愤怒、忧虑甚至是失望的处境,然而这种时候,很多人又是如此依赖一些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这世界简直太不公平了”,“如果我不能这样做,你也没有权利这样做”,“我会这样对待你吗”等等。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和举动只是在苛求公正中浪费自己与他人的时光。联系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这一事实。

家庭教育案例

马晓彬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的动手能力却非常强,经常会把身边的小东西拆得七零八落,然后自己再弄出个小发明、小创造。

不久前,学校所在区县举办了一次“小发明家”的科技竞赛,马晓彬带着他的发明参加了初赛。比赛结束后,他还满心欢喜地以为这次的参赛名额肯定是自己的,没想到评委老师公布参赛名单时却是郑瑞。

郑瑞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学习成绩很突出,一直是老师们眼里的“红人”。而且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也都指派他代表班级参加,在其他同学看来,班里所有好事简直就是他一个人“承包”了。

当马晓彬得知参赛名单上没有自己时,心里“忿忿不平”,到处和同学说不公平,最后还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但是他的心里依然很不服气。

马晓彬回家后便和爸妈大闹,执意要转学。爸妈自然是不同意,无论怎么好言相劝,他就是不肯上学。一连几天,马晓彬都闷闷不乐的,父母知道孩子受了委屈,可是又没地方说理,只好想尽办法替孩子转去另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

candle

因为“马太效应”的存在,很多孩子感觉不公平,于是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抱怨:老师偏向成绩好的同学,而自己因为一点无心的过错就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这种心态很容易让孩子站到老师的对立面,不利于搞好师生关系,也不利孩子健康心态的养成。

儿童教育心理学,解放孩子的手脚,成长心理学:教孩子正确认识“不公平”——马太效应,人们一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便会陷入愤怒、忧虑甚至是失望的处境,在这种苛求公正中,浪费自己的时光。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