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是怎样养成的?

  • A+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是怎样养成的?

2021年5月,广州出现一起小学生暴力伤害事件。学生吕某某被同学林某某捶打并用铅笔严重戳伤,导致身上有二十多处伤口,还差点戳伤眼睛。

在网上看到孩子受伤的照片时,不禁觉得心痛和可怕。为什么林某某小小年纪会出手这么狠来伤害自己的同学?

学校的事件情况报告指出,林同学在家里的时候不听指挥,容易发怒冲动,也欺负过妹妹,其爸爸有打孩子的行为。林同学曾被诊断为小儿多动症

林同学本身因为多动症而在行为情绪方面有缺陷,导致行为异常。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没有进行良好的教养和引导,也没有使用专业治疗和心理干预,反而通过暴力方式来简单粗暴地进行“教育”。

“棍棒教育”仍然是一些家长常用的教育方式。但是,家庭暴力对儿童成长有着极大的伤害性,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才能有效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品德。

家庭教育法中明确了两点: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必要时国家或可干预家庭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而父母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负责人。父母除了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存满足外,对孩子的情感模式、行为习惯和性格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养方式孩子成长的影响 

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深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般来说,不同的父母会采取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来教育孩子,不同的教养方式则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模式。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提出一个父母教养方式理论: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她用“满足需要”和“坚持要求”来代表爱和规矩。

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权威型: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有着严格的规矩,在对孩子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对行为进行合理适当的限制。并能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做出回应,给予一定的自由自主的权利,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这种教养方式能让孩子拥有自信和自我控制力,个性乐观积极。

专制型:

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不平等地位,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得反抗,也没有表达自我的权利和自由。如果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或是不服从要求,父母往往容易采用打骂的方式来进行压制。在这种教养下,孩子表面上会比较听话、守纪律,行为上容易表现出胆怯、退缩、不自信。

放纵型:

这类父母对孩子有着满满的爱和期待,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但却没有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不作任何控制和管教,可以说是一种溺爱放任的状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表现得不成熟、自私、自控力差,容易依赖父母,缺乏独立能力、毅力和责任感。

忽视型:

这类父母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控制和管教,往往只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不关注也不去满足孩子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双方缺乏互动交流。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缺乏自控力,人际关系淡漠且具有攻击性,产生不良行为问题。

总的来说,权威型是最有益的一种教养方式,能够在尊重孩子自由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约束管教,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他三种类型的教养方式都各有缺点,或是过度控制,或是无原则溺爱,或是过度放任、缺乏管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言传身教,塑造孩子行为模式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主要而直接的观察学习对象。父母的日常行为表现和人际互动反应,都是在向孩子示范如何行动,也在培养着孩子的行为习惯。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

班杜拉曾经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充气娃娃实验:

实验者先让儿童观看成人攻打充气娃娃的视频。然后,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得到了奖赏,即实验者称赞他是英雄。而另一组儿童则看到成人得到惩罚,即实验者批评了他。

之后,将儿童带入有充气娃娃的房间,告诉儿童可以自由玩耍,而实验者则出来躲在单向玻璃后面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模仿,即模仿成人的行为。儿童在房间里遭遇阻碍时会对充气娃娃进行攻击,第二组儿童攻打充气娃娃的倾向明显地少于第一组儿童。

像前文里伤害同学的林某某,在家里出现攻击和暴力行为时,他的父亲也用暴力行为来对待他。这不但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反而会产生强化作用,加重他的抗拒和逆反心理,同时也对父亲的暴力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并模仿。

当他在学校跟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使用同样的模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使用暴力方式。特别是在面对比他弱小的同学时,正如在家里强大的父亲用暴力来对待弱小的他。

暴力行为,对儿童的心理伤害

家庭暴力和校园霸凌都是一种暴力行为,这种伤害包括了身体伤害和精神虐待,对儿童的身心伤害是巨大的。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是不服从家长的命令,习惯于控制孩子的家长便会习惯通过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来强迫孩子改变行为、顺从要求,同时压制了孩子表达自我的自由和权利。

当暴力行为实施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遭受到伤害,心理上会形成创伤。比如,产生负面情绪,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对自身产生负面认知,自我价值认知缺失,自我怀疑与否定,等等。

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无法合理疏导、不被看到,便会转为向内进行自我攻击,或是在家庭之外对其他对象进行攻击。通过对家长的暴力行为模式的习得,更容易产生自我攻击和对外攻击行为。

如果暴力行为实施在孩子的家庭成员身上,比如父亲家暴母亲,目睹暴力行为的孩子也会产生心理创伤,影响性格形成,比如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感,变得胆小懦弱。而家暴导致的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智发展、生活状态和依赖模式。

同时,孩子会形成一种错误认知,认为人际之间的冲突只能靠暴力来解决,并且习得暴力模式,在将来的亲密关系中有可能延续这种暴力行为,或是在对外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更多地进行应用。许多校园霸凌中发生的暴力行为,施暴者其实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曾有过被家长打骂的经历。

discipline2

如何正确教养孩子?

1. 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

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怀,在此基础上为孩子制定正确合理的行为规则,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回应,控制不良行为的出现。同时,要听取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发展个性。

2. 减少暴力手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在对孩子进行管教时,父母如果能减少暴力手段,采用正向积极温和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并适当采用行为主义心理学里的强化手段,对孩子好的行为表现给予鼓励的正强化,对不好的行为以不关注、不鼓励的负强化来消除,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式。

3.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表现,既要允许孩子进行情绪表达,也要对过度激烈的负面情绪反应进行合理疏导。

通过沟通了解孩子情绪发生的原因,以共情的方式理解孩子的情感,并教导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和宣泄,避免采用暴力方式来发泄。

4. 关注孩子表现,避免校园霸凌

父母平时需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孩子进行积极沟通。要帮助孩子进行进行积极的社会化,也就是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好地融入群体,对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管教和纠正。让孩子既不做校园霸凌的施暴者,也要避免被霸凌。

爱与包容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暴力只能结出暴力的恶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包容,他会回馈给父母与社会更多的善意和美好。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