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原则之一:知识、态度、行为教育的统一

  • A+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原则,是进行青春期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它是根据青春期教育的目的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提出来的,也是青春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和贯彻以下原则,对提高青春期教育的质量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使青春期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

知识、态度、行为教育的统一

国家教委的有关文件指出,我国的青春期教育内容,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部分,以社会主义性道德为核心。社会主义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许多国内外的性教育专家都认为,现代社会的性教育不能只是生理知识的传授,还必须通过品德行为的培养来进行,因为性行为总是反映着人的道德行为。性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性的道德约束能力,帮助青少年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青春期教育与数学、物理等教育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一)知识是态度和行为的基础

青春期教育归根结蒂要落实到态度和行为上。但是,获得知识是基础。如果没有性生理、心理和道德知识的基础,态度和行为就不可能改变,那样的教育就没有力量,就没有说眼力。

(二)如何判断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表现非常复杂,人的心理变化也无法预测,有的人甚至对于自己都无法掌握,怎么判断和研究人的行为呢?其实,人的行为表现总是以他过去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由他的价值观念所支配。知是基础,行是结果,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情感行为,只有对是非、善恶、美丑有了明确的认识,才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从而能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和评价自己。行为不仅是外在表现,包括一个人的思考、感觉在内。广义的行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①认知(知识):有关知识的回忆、认识及智能发展的表现;

②情感(态度)方面:有关兴趣、态度的改变,以及价值观念的表现;

③技能(行为)方面:个人确定将知识、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应分别从三个方向作深层次的探讨、思考。

(三)怎样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转型,政治、经济、社会及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学生教育往往碰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只告诉学生一部分知识,可学生已建立了一套与老师、家长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接受社会信息并不是你传播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而是经过学生自身的判断、选择、取舍这样一个内化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弄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他的心理状况,看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正确的或模糊的认识,以及想知道些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做价值观念的澄清,进而改变学生的行为。向中学生传授青春期教育知识是较容易做到的,但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往往是艰巨的,需花很多时间,而这正是青春期教育的目的。

(四)认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认识的提高是态度转变和行为规范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知识,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可能转变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而态度的转变和行为的规范又是认识提高的目的,同时又加深了认识,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青春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着眼于这三者的统一,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进行科学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受教育者端正态度,转变观念,规范行为。这既是青春期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它的目的。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