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方法:孩子要有真诚之本,早期家庭教育

  • A+

早教方法 早期家庭教育 

孩子要有真诚之本 

真是本真、率真,诚是忠诚、诚实。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善良的、真诚的、纯洁的。我们每个人的本意也都是想要真诚的、真实的、忠实的。可是后来为什么这个社会却发生了信任危机呢?这得从我们的孩子说起。

都说孩子是明天的太阳、未来的希望,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又给了他们怎样的成长环境呢?先让我们看看这篇文章吧——《保护真诚》:

女儿读到一年级下半学期时,老师让他们每天写一句“话”,内容是身边的事,要求写得真实。

一次,她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早上,我们排好队,参加升旗。红旗升起来。我的手在兜里,把山楂上的茸毛摸下来。

看来孩子是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手有些闲不住,便伸进裤兜,拿山楂捏捏,把上面的茸毛抹下来了。我读后觉得还比较真切,告诉她今后参加升旗仪式时不要做小动作,之后,教她把不会写的字填上拼音,孩子很高兴。

第二天放学回来,女儿情绪低落。原来这段话得了“丙”,还被打了个大杠杠,这在他们班是破天荒,难怪孩子惶恐不安。我对孩子解释:“你的行为违反纪律,所以写的话只能得‘丙’。”孩子嘟嘟哝哝地说:“我写得是真事嘛……”

过了几天,孩子又高高兴兴地对我说:“爸爸,我想好了一段话:‘星期天,我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又鲜艳又美丽。’”我说:“你这个星期天并没有洗红领巾,还是洗了再写吧。”她却说:“我写了再洗。”而这次,她得了“甲”,孩子不想(不敢)写出自己洗红领巾的真实过程,也不愿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开始走上说“套话”的路子。

一个一年级学生,升旗的时候把手伸到裤兜里玩山楂,当然不对。不过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孩子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违反了纪律,更不是有意要这样做。她按老师的要求,坦然地这样写了。这里面包含着多么难能可贵的纯真!而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儿童的这种真诚。不爱护这种真诚,却以自己的世俗看法扼杀了这难得的真诚。

我们的家长也该好好想想,我们还有哪些伤害孩子的真诚的行为。也许不经意中,我们就抹杀了一个真诚的孩子,造就了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就这样我们造就了一个不真实的社会,那我们又怎能喊着要真诚呢!

law3

“要做事先做人”。做好了人就可以善其事。那么这个“做人”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真诚对世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就是真诚,是诚信的基础;“真”就是善良,是诚信的内容。这就要求为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老师和家长播种真诚,孩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就会有好的收获,孩子的成功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教育孩子,就必须让孩子珍惜光阴,克服浮躁的情绪认认真真做人,安安心心读书。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应该持什么态度,明白什么是正义、邪恶,什么是高尚、低俗,让孩子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社会关系中,人具有无法消解的同一性、依赖性,而这些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就表现为良心、同情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正确把握,对他人的权力足够尊重。因此,家长应该抓住时机张扬孩子真诚的品质,塑造孩子健康而完善的人格。

早教方法,早期家庭教育,孩子要有真诚之本,“要做事先做人”。做好了人就可以善其事。那么这个“做人”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真诚对世界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