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 A+

家庭教育方法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讲的话都是无稽之谈。然而我认为,如果现在听取孩子所关心的事,将来当他到十几岁后也能分担父母所操心的事。这两点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李•亚科卡

尊重就像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好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好父母是平易近人、宽容大度的,是孩子心目中能够依靠的一座大山。父母的豁达、开朗、诚恳、宽厚,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倾诉机会,当孩子把心中的苦恼全部告诉父母时,会感到父母宽阔的胸膛是那么温暖、舒适、安全,从而激起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孩子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惜很多父母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去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正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

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

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可见,孩子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与成人有不一样的角度。孩子的世界里往往有父母想象不到的精彩,孩子们往往会做出一些令父母感到意外的举动,说出一些让父母惊奇的话语。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必然有他的理由,父母不能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父母如果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代替孩子的眼光,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因为,这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总是喜欢想当然地思考问题,同时,总是认为自己是父母,有绝对的权威,殊不知,在家庭关系中,平等是最好的沟通密码。

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也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的态度。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与父母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

goodhabbit5

尊重孩子是一种很具体的教育方法,体现了父母如何看待子女同自己的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父母总是站着面对孩子,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倾听,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教育家多湖辉说过:“本来亲子关系有如胶着的战争状态。其中一方攻打,另一方就反击;一方撤退,另一方则又进攻。纵然这是无意识的,但孩子多能敏锐观察到父母的心理,有时威胁,有时撒娇,假如父母的作战态度略微松懈,孩子就会立刻占上风。基于上述理由,父母必须有心理作战的准备,就是视孩子有独立的个性,由此考虑孩子的心理,而希望获得尊重就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

孩子有被尊重的需求,想要孩子能接受父母的意见,父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权威思想多半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好孩子就应该乖乖听话,倔强固执、脾气不好就是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然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无视孩子的自尊。有些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考虑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训诉孩子;有些父母习惯于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想以达到促使孩子醒悟、激发其上进心的目的;有些父母肆意侵犯孩子的隐私权,监听孩子的电话、偷看孩子的日记;有些父母以家长身份自居,对待孩子时总是居高临下、泰山压顶,孩子不服也得服;有些父母对孩子则简单粗暴,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如同家常便饭。其实,每个人都不能忍受别人对其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的轻视与诋毁,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父母的贬低和否定会强烈地刺激他们,如果父母的一些态度和行为刺伤了孩子的自尊,他们就会自然地进行自我保护,在态度和行为上抗拒父母的劝导和说教,这时即使父母的批评是正确的,孩子也会听不进去。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即使是孩子,也有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绝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育。”

家庭教育方法: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就像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好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