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相待:培养孩子的交往习惯——融入集体不自私

  • A+

以诚相待——培养孩子交往习惯 

融入集体不自私 

“我的女儿本来活泼开朗,但是她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每次我们问她这一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她都很不耐烦,很生气。后来我咨询了她的老师,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经常会跟其他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很多小朋友也不愿意跟她一起玩每次做游戏时,她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稍微不符合她的心意,她就会不玩了,或者故意破坏游戏规则。上课时,孩子也会经常顶撞老师,不顾课堂的纪律,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我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才能让她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呢?”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适应集体生活,但是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的个性比较突出,如果家长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们产生不想上幼儿园的想法。在家里,大多数情况都是家长让着孩子,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要学习互相谦让,学习尊重对方,他们不能任意张扬自己的个性,而要慢慢地学着适应集体、融入集体,这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不适,觉得不习惯,进而对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抵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现在很多家长都很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特点,而忽略了对孩子“共性”特点的培养,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其实,“个性”与“共性”并不冲突,孩子的“个性”会让他们有自己的特色,而“共性”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因此,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既要充分保护孩子的“个性”,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观念,让他们具有“共性”意识。

改变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很多孩子心中都已经根深蒂固,家长要改变孩子的这一想法,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习适应家庭成员的生活节奏,服从大多数人的观点。比如要出去野餐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一起预定野餐食物,但是不必完全听从孩子的意见;要去看电影时,一家人可以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要看哪部电影。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会让孩子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孩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幼儿园经常会组织集体活动,以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大多数家长也都很支持孩子参加这些活动,但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没必要参加这些活动,于是当幼儿园有活动时,这些家长的态度不积极,自然而然地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与想法。其实,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不仅是增强孩子集体意识的主要方式,还是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因此,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compete2

启发并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让孩子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孩子形成集体意识也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受到启发,如“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却很有力量,不易折断”;“一只蚂蚁搬不动粮食,两只蚂蚁抬着很费劲,但是很多只蚂蚁一起扛就会走得很快”。家长在讲完这些故事后,可以引导孩子:“脱离了集体,你就是那根容易折断的筷子和那只搬不动粮食的蚂蚁,只有将大家的力量融合起来,你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每个人也都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游戏是孩子获得知识与经验的最佳途径,也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组织他们参与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如两人三足、摇大绳(两人摇绳一人跳)、合作搭积木等。这些游戏都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就会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集体力量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游戏训练,孩子也会逐渐地懂得顾全大局,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再只顾自己的想法与利益,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