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孩子非要某种东西不可怎么办?

  • 138
  • A+

青春孩子家庭教育指导 

解铃还需系铃人 

如果孩子非要某种东西不可怎么办?

相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多数妈妈更头疼的是孩子非要某种东西不可。妈妈们都有过这种经历:年幼的孩子走进超市就站在玩具区不动了,或是抱着某种零食死活不放,如果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号啕大哭,甚至在地上打滚。心理学家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作情感勒索。它的表现形式是:“如果妈妈不满足我的要求,那我就……”

孩子到了青春期,情感勒索的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如果妈妈不给买昂贵的手机、漂亮的衣服,那就不去上学,或不跟妈妈说话。比如孩子利用情感勒索,非要妈妈给他买一部高档手机。如果妈妈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很不高兴,对妈妈的话爱理不理,学习也无精打采的。

如果答应他的要求,一是担心他用手机上网聊天,二是这笔开支对家庭也是个不小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养成要什么就给什么的习惯。今天是要苹果手机,明天可能要苹果电脑,谁知道他后天要什么。可不能上演《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看那些一进超市就吵着要玩具的孩子,就知道情感勒索有多厉害了。所以,妈妈们现在必须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模式。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是满足他的要求效果更好、更明显呢,还是告诉他,无论怎么考虑都不行效果更好一些?

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肯定不行,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自尊心强。妈妈对他说“不行!你疯了吧!”孩子的心灵就会进入防御状态。如果他开始关上心门不再说话,那对话就没法再进行下去了。

如果妈妈们带着责备或蔑视的语气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也同样不可取。比如有不少妈妈都爱这样说:“你不知道那得花多少钱吗?真不懂事!”或是“就你那样差的成绩,还想要iPhone?我看你真是爱疯了。再这样闹下去,不是你疯了,而是我疯了。”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出息,没有多大的价值。他的自尊受到伤害,自信也随之消失。

妈妈对待孩子要求的三个错误方法:

1.直接拒绝:太贵了/影响学习。

2.间接拒绝:成绩差不配得到这么贵的东西。

3.重金奖励:好好学习就给买昂贵的东西。

如果利用奖励的方式,比如考个好分数就满足要求,也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这将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将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学习只是为了得到苹果手机,所以一旦奖品到手,他就会变得对学习更没有兴趣。

有位心理学家曾想帮助贫民区的孩子培养阅读的习惯,于是鼓励他们:只要认真读完一本书,就能获得一美元。孩子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几年后,这位心理学家认为已经培养起了他们的阅读习惯,便终止了阅读奖励。结果让他大跌眼镜:所有的孩子都变得讨厌阅读了。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现这个结局的原因,是孩子长期阅读的动机都是为了赚钱,如今阅读赚不到钱了,自然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叫作过度合理化效应。它通常发生在我们的态度还没有定型的时候,因为这时我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态度。所以,付给孩子足够多的报酬让他做喜欢的事,会使孩子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获得报酬,最终使他将爱好变成了苦差事。

孩子采用情感勒索时,有些妈妈采用“拖”字诀,比如说:“妈妈要再考虑一下,同时你也再想想,然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怎么样?”以为这样可以给孩子留出冷静和分析的时间。妈妈说需要考虑考虑,孩子以为这是妈妈松口的表现。所以,妈妈们拖得越久,孩子的愿望就越强烈。

可见这几种方法都没有效果,因为它们都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需要它的原因是什么。妈妈们漏掉了询问孩子想法和意见的过程,使得孩子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所以,妈妈们在决定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之前,最好先问问孩子的想法。妈妈们应不断探索和孩子对话的表达方式,直到孩子认为自己得到了尊重为止。最后,虽然孩子要买手机的问题没有解决,但他不会因为手机再提高嗓门吵架了。

很多时候,孩子嚷着要得到某种东西,只是为了赢得妈妈的重视而已。如果妈妈们不明白状况,就可能搞砸了和孩子的对话。明白了这一点,就能耐心地听孩子讲,而不是唠叨。

妈妈先打开了心门,孩子很容易就进来了,然后毫无顾虑地说出他内心的想法。孩子愿意开口了,妈妈们就真正拿到打开他心房的万能钥匙了。

qc4

青春期孩子妈妈应该知道的

◊O孩子的行为多数都是从你那里学来的,所以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习惯时,先不要忙着推卸责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很可能就找到了孩子问题的根源。

◊O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能盲目地答应,因为这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也不能直接或间接拒绝他,否则孩子会感觉自己不受重视,不愿再和你说话;更不能用奖励的方式,因为这会让孩子的学习动机变成回避动机。

◊O孩子坚持要你给他买某种东西,比如高档手机、电脑,通常并不是非要得到这件东西,而是因为你平时不重视他的感受,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获得你的重视。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