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144
  • A+

家庭教育理念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回家后只要看到孩子坐在桌前看书,就非常高兴,_旦看到孩子在玩就生气发火。在家长过于严格的管束下,_些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这些兴趣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爱好音乐,有的孩子爱好画画,有的孩子爱好体育运动……作为家长不该扼杀孩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兴趣爱好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前进的原动力,它对于主体来说,总是带有快乐、欢喜和满意的体验。人一旦对看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改变抑制性条件反射。有了兴趣,就会促进兴趣,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而良性循环的形成也就是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当代作家钱钟书先生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出生时,因其伯父还没有孩子,就由祖父做主,把他交由伯父抱养。

伯父领养了钱钟书之后,视其为掌上明珠。伯父不想让他读书受苦,于是整天带着他四处游玩,进茶馆、听说书、看小说等。即使他小有错误,伯父也不管他,更不用说训斥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钱钟书从小养成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脾气和猥妄无忌的性格。他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在意,都敢任意地批评、嘲弄。放荡不羁的性格也使他毫无顾忌地全身心地去追求自己的兴趣,而对兴趣的追求,恰恰打开了他的天才之门。

钱钟书小时候很喜欢看小说,在看完了家里收藏的古典名著之后,就去书摊上看,常常流连忘返。伯父不得不给他租小说看。伯父任其发展的做法,也使得他养成了不爱学习、晚睡晚起、贪吃贪玩的坏习惯。

后来伯父在他少年时就去世了,父亲又远在北京教书,没有人可以约束钱钟书了。他一到假期就痛痛快快地看着各种杂志,临到开学,才想到课本还没翻过。有一次暑假,父亲让他跟弟弟各写一篇文章,结果弟弟顺利过关,他却因为文章不文不白、词义怪诞、用字庸俗、字迹潦草而被父亲痛打了一顿。这使得钱钟书羞愧不已,痛哭一场。但之后,钱钟书就开始发奋读书了。

钱钟书对外国文学,特别是外文原著很感兴趣。早在十一二岁时,他便开始阅读外文译著。后来他在一所教会学校上中学,得到了良好的外语训练,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使他对外文的兴趣更加浓厚。

后来,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4分,却凭着优异的语文、英文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成为中华文化界的一位独具魅力的大师。

从钱钟书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孩子养成一种自由开放的个性,使他们在一定空间内自由发展。其次是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开启人内在动力的钥匙。

20211220094109_19330

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就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种强硬方式强迫孩子读者。如果在学习中一味强调要教会孩子某种知识内容,那就又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老路,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是能激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方式和途径,从而自发主动地去学习,学习之后能获得一种满足感、一种成就感,充分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爱学“的目的!

趣味是吸引孩子关注的最佳方式,而快乐是维持孩子兴趣的稳定剂。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掌握了培养孩子兴趣的金钥匙。

因此,作为家长,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教孩子读多少书,而是给他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乐于学、喜欢学,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而不是当作在做苦役。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