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策略:5~7岁孩子开始探索群体

  • A+

家庭教育方法策略

(5~7岁)孩子由探索精神到探索文化 

孩子开始探索群体 

到了5岁之后,孩子明显地开始组织群体,并且有意识地在维持群体关系。我们看到,5岁后的孩子群体与之前的群体不同,以前也会出现三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但这些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维持到三个孩子左右。而且群体中的孩子一定是熟悉的,孩子习惯于和某个孩子一起玩,孩子的群体是靠友谊和情感维系的。

到了5岁之后,孩子的群体就变成四五个人以上的,四五个人之间不会全是由亲密的感情和友谊来维系群体,孩子们已经练就了与多个人在一起的技能和心理素质,他们并不见得是好朋友。孩子们常常是为了加入群体中而放弃自己的一些需求和目的。

我们发现这样的群体已经比较接近成人的社会生存群体了。这个群体能够为同一个游戏目标和某种爱好达成共识,群体成员很习惯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爱好去适应已达成共识的目标和爱好,这就使得目标和爱好能够涵盖更多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5岁之前经历过专制或者受控的环境,孩子就容易对控制别人和成为领袖感兴趣,孩子会利用群体去实验自己的权利,并且沉迷于对权利的探索。这个群体环境与成人的群体环境非常类似。

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引领和帮助,孩子有可能会自然地按照性格体力分为三派九流,在群体中出现了未成形的阶级,群体中也会出现压迫和被压迫的情况。这种群体关系对孩子有时候是不利的,有时是有利的,毕竟我们的孩子将来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比起没有固定群体,这样的群体对孩子锻炼社会角色的平衡,认知控制与被控制的角色更加有利一些。但是处于群体底层的孩子,一般都是那些精神力量比较弱小、温顺的孩子,由于领袖的原因使他们的创造经常得不到被群体认可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一个跟随者,很少进行思考和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比起领袖也少得多。但他们能够学习到如何去实施,如何执行和配合别人,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当领袖,而且领袖的生活不见得是最理想的人类生活。

如果孩子在5岁之前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身心自由、开放、受尊重的环境,到了5岁之后,孩子们就会有一个非常温馨和谐平等的团队。孩子们会非常温和自然地凑在一起,由一个孩子发起一项工作,其他孩子在这项工作的意图之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添加自己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去说服别人实现这个想法。如果一个孩子的想法没有被群体采纳,这个孩子在群体中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人反对,或者这个孩子会自然地放弃自己的想法去顺应群体的想法。

现在芭学园的孩子群体,甚至在同一个游戏中,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不同的类似于领导的人物,这全看在某一环节中谁的想法被大家认可。想法被认可的人会暂时用自己的想法来指挥大家,这时在群体中没有强者和弱者,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没有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也没有人长期处于强势地位。一般对于这样的群体,成人无法参与,成人任何时候的参与都会破坏群体的工作和氛围。这样的群体是人类最理想的群体,是真正的民主化的群体。

只要进入了群体,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没有群体的孩子只要有朋友,也会获得很好的社会性能力发展。被群体忽视的孩子是需要帮助的孩子。

儿童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步骤一般为:各自为阵——寻找朋友——发现友谊——组成群体——发生社会关系(出现阶级——窝里斗——复归平和友善)。

儿童的社会现象就是成人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强弱之分,强者领导弱者,强者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置,弱者也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置。个体在群体中获得了安全感,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这就是自然法则。我们能做的只有让孩子更有人性更美好地存在于他自己的群体之中。

cheerful4

5~7岁孩子由探索精神到探索文化——孩子开始探索群体,总结一下:

这一时期,当儿童探索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成人所要做的是通过行为过程将人群的法则输入给他们,为他们建构起遵守法则的良好人格状态,而不是去干预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自然冲突,去替代他们经历或消除冲突,使他们不能获得成长。

我们给孩子的基本法则包括:

(1)尊重别人的物质和身体;

(2)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

公用的物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需要等待;

(3)不可以占有已经属于别人的地盘;

(4)不可以破坏别人的工作。

观察儿童群体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帮助孩子们会使我们自己获得成长。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