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亲子关系——天天陪着孩子就是陪伴吗?

  • A+

家长教育 亲子关系

天天陪着孩子就是陪伴吗?

再不陪我玩儿,我就长大了”

陪伴对孩子的意义毋庸置疑,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是永远都值得探讨的话题。

曾经看过一部国外的MV,中文译名叫《忧郁小男孩的爸爸似乎在月球上》,里面以一个父亲后悔的口吻讲述了儿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因为工作的忙碌缺位了孩子的成长,最后儿子长大了,也成为跟他一样的人。

我也在微信朋友圈里无数次看过那个让无数人动容的故事:一个孩子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我和爸爸的双休日》,央求爸爸陪他一天。爸爸以上班挣钱为理由回绝了他。孩子问爸爸一天可以赚多少钱,然后每天跟爸爸要零用钱。几个星期之后,爸爸很晚才回家,看到孩子在家等他,手里捧着积攒的零花钱说:“爸爸,我想请你明天陪我去动物园,我给你钱。

孩子就是这样渴盼与父母相处的时光,这时光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的意义,是远胜过金钱的黄金时间!

父母的缺席和失陪的后果,最初最明显地表现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孩子无奈无力,成为父母心中的痛;然后集中表现在“富起来”的群体中,父母为了赚钱远离孩子,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正是父母创业最忙的阶段,当父母赚到钱时,能给孩子的补偿唯有金钱了,于是就有了中国独有的“富二代”现象,是多少家庭持续不断的痛?

而更隐秘的“失陪”,是人在心不在,是用电子产品取代亲情,是让老人代替父母。孩子在“失陪”的环境下,对生活失去兴趣,对亲情漠然无视,对规则与法律淡漠,不会与人和世界相处,才有了各种悲剧的发生。

天天陪着孩子就是陪伴吗?

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都渴望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更多的爱与支持。有些父母选择了与“失陪”和“缺席”的父母完全不同的做法: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到来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妈妈甚至做出辞职的决定,给孩子完全的照顾,但这真的就一定代表着高质量的陪伴吗?

下面这几个误区,也许正在你的家里上演:

误区一:陪同=陪伴。

常看到父母亦步亦趋地跟在孩子左右,散步、逛商场、写作业......但孩子仍然是一个人自言自语或者自己玩儿,父母好像没听到孩子在说话,在想自己的心事,人在心不在,更没心情体验陪伴孩子的快乐,这样的陪同不算陪伴。

误区二:看管=陪伴。

父母紧紧跟在旁边不断地提醒孩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行,替孩子做这做那,害怕孩子摔着,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走弯路......没有看到孩子的需要,更没随着孩子长大,不断扩展他独立成长的空间,一天下来,父母疲惫,孩子辛苦,这样的陪伴,充其量是保姆式的照顾,不是陪伴。

tablemaners3

误区三:物质满足=陪伴。

很多父母为弥补忽略孩子的内疚,偶尔有时间陪孩子,就用豪爽地花钱代替陪伴,不管孩子要的、不要的,都买给他,最流行的品牌、最贵的学校、最贵的老师,可让父母自己内心平衡,却无法填补孩子内心缺少爱的虚空。

误区四:说教=陪伴。很多父母难得与孩子在一起,借机不停地讲各种道理,讲很多自己的辛苦,说这一切都是为孩子,说自己都是对的。用最有伤害力的话语,以为能激发孩子的积极生活状态,却不知被“内疚和负罪”培养大的孩子最无力。他们只有自我否定,只有自我纠结和挣扎,没力气改变,孩子害怕这样的“陪伴”。

误区五:妈妈的守护=陪伴。很多家庭认为守护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爸爸负责主外一养家赚钱,爸爸成了“不回家的人”。妈妈只能给予孩子母性的爱,而自信、力量、与世界的关系和联结,这些是需要爸爸的引导和示范的,妈妈的守护怎么可以代替呢?在中国,父亲尤其是沉默、不善表达爱的,如果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边缘化,多少孩子是在渴望父爱的痛中长大?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