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儿童教育心理学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宝宝不停地问“为什么”?
明明今年4岁了,他的问题特别多,整天缠着大人问个没完没了:
“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发亮?”“为什么小鸟会在天上飞?”“为什么太阳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鱼儿要在水里游?”“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为什么毛毛虫会爬着走路?”“为什么自己是妈妈生的,而不是爸爸生的?”……
有的时候,问得父母都招架不住了,只好对明明说:“明明,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想《百科全书》可能知道,你去书中找找答案。”。
其实,明明爱问问题的情况,是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表现。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觉察,觉察到这个世界不是那么简单,觉得这个世界很有趣,有好多神奇的事情。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这个世界进行表面化地观察,他们想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可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无法解答这一切,所以就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这表明了他们的想象力、求知欲、创造力和学习能力都在悄悄萌芽,表明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和能力也都在逐步提高。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小孩子问问题的情况,可是有的父母觉得宝宝提出的问题只不过是小孩子一时兴起的玩闹想法,所以有兴趣的时候就回答几句,没工夫的时候就随便敷衍两句,当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就会因为尴尬而感到厌烦,赶上心情不好时便会训斥孩子,打发孩子自己去玩。实际上,父母的这种行为会大大阻碍孩子好奇心的发展,也会打击孩子的求知欲。
众所周知,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喜欢不停地问“为什么”。不过,小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解答,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妈妈的耐心引导,为爱迪生后来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父母们要明白,提问是孩子抓在手里的一把钥匙,他想用此来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孩子能够打开多少扇门,取决于父母对提问的态度。如果父母不逃避,耐心启发、引导、鼓励宝宝,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把钥匙很好用,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这把钥匙;反之,则可能会丢掉它。
那么,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面对爱问个不停的他,父母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积极鼓励孩子提问题
当孩子问问题时,父母要蹲下来,认真倾听他的问题,再耐心帮他解答。解答完问题后,要多表扬他几句。比如,“嗯,这个问题不错,宝宝真有想法。”“有问题就问妈妈,是个好学的好孩子。”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表扬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2.启发引导孩子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父母要先对孩子进行启发,鼓励孩子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思考,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如果问的问题太难,孩子实在解决不了,再把答案告诉他。
有的时候,孩子反复提出同样的一个问题,这说明父母给出的答案并没有使他满足。所以,当他再次问问题时,父母可以反问他“你觉得呢”,这样,就能达到启发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目的。其实,有的时候,孩子问问题时,他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这时,你的反问更能促进他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他整合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总是不能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父母可以把问题引导到孩子容易理解的内容上。这样,不但能绕开孩子难缠的提问,还能培养他的发散思维,重新引起他的好奇心。
3.父母不要不懂装懂、含糊其词
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无所不知的。当孩子问出父母也不懂的问题时,有的父母则习惯不懂装懂、含糊其词。这样做,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反而会在孩子心中树立一种大人无所不能的印象,从而导致孩子盲目崇拜大人,形成自卑情绪。
父母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懂,咱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要知道,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查找答案的过程,其实是在向孩子传达一种求实好学的精神,也是在教孩子一种学习方法,当这些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头脑中的时候,他就会受益一生。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