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高效能学习
越想赢越赢不了——避免出现“努力逆转法则”
有的人经常遭到失败,每次做事之前他都会想,“这次不要失败”,但越这样反而越会导致失败。——千叶康则
人类存在一些几乎不可思议的现象,令我们尴尬不已。比如,把一块长8米、宽1米的厚木板放在地上,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上面走过去。但是,如果把这块木板搁到两幢六层楼的顶层,人在上面恐怕连一米也迈不出去。为什么呢?奥运会上,有的运动员眼看就要夺冠,他非常镇静,心理暗暗地提醒自己:“好好打,就最后两次了。”但往往失败就失败在这最后一两次冲击上。
日本学者千叶康则在《自我暗示术——用潜意识的奇功开发脑力》一书中说:有不少人在舞台上有“怯场”的毛病,有的人不仅在舞台上,就是在人多的地方,甚至在一个人面前,也会紧张得不得了,话也不知该怎么说,身子也不知该往哪里站,无所措手足。这样的人几乎每次上台前都在想“别紧张”。但是,越是这样想却越是紧张。也就是说,他虽然在努力做到“不紧张”,但是在他的下意识中却强烈地担心着“会紧张”。有的人经常遭到失败,每次做事之前他都会想“这次不要失败”,但越这样反而越会导致失败。失败的次数越多,失败的阴影就越鲜明地留在想象之中,并在想象中蠢动。这种现象称为“努力逆转法则”,简单地说,越拼命努力,事情却越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努力逆转法则”在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上也大量存在,有的人越是想努力学好某些“腿”功课,这些功课成绩越差。有的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越是努力集中,越是集中不起来。有的人晚上失眠,越是想睡,越睡不着,相反,有的同学越是想早些起床,也越是起不来。有的人考试紧张,越是努力控制不怯场,就越是怯场。那么,到底,这类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努力逆转法则”之产生,可以从深层心理学分析上得到启示:
首先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就怯场来说,当你不懂得什么是“紧张”的时候,你既不会想到“不紧张”,也不会想到“也许会紧张”。这时暗示处于零状态,即“无暗示状态”。但是,经过第一次紧张以后,就会记住“紧张”;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状况时,就会想到“也许会紧张”。如果想到了“千万别紧张”,那么,就更加容易紧张。一旦紧张真的发生了,就会放弃“不紧张”的努力,紧张又会加倍发生。这里“不紧张”、“别紧张”等内心语言就是自我暗示,通过这种暗示,唤醒了自己紧张的体验。
其次是下意识的作用。
主流心理学把心理看作为“自我感觉或意识到的东西”,是“自己所明了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在人类的内心世界中还存在着“下意识”部分,这部分尽管我们意识不到,但实际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与行为。正因为此部分人类意识不到,有时它就像野马一般,无法驾驭,用“努力不紧张”这样的意识当然是控制不了的了。就怯场而言,怯场后就产生了对怯场的深刻体验,形成了对生理心理的强烈冲击力,多次重复这些体验后就会为下意识地接受。当我们面临新的任务,告诫自己“努力不紧张”时,恰恰启动了下意识,导致了紧张和随之而来的再失败,甚至从领先走向失败。研究说明,表达本人愿望的“努力不紧张”的意愿越强烈,越会带来严重的怯场。
第三是条件反射的作用。
越是尝试失败的滋味,失败在脑海中的印象就越深刻,这就是条件反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在某一阶段遇到挫折,由于着急烦躁,或者多次受到教师批评、指责,或者受到同学的取笑,就会造成大脑功能的混乱。当再次遇到相似情形时,脑的机理就会混乱,同样的反应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出现。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