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父母教育
父母品德——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
给孩子讲一些名人的优秀事迹,尤其是同时代、同年龄的其他孩子的优秀事迹对孩子更具有激励作用。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很多事物的优越性都是相对的,我们所拥有的,永远都微不足道,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谦虚一点。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费尽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又研究了数年,埋头于数字计算之中,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后来,牛顿的朋友,大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在证明一个关于行星轨道的规律遇到困难时,专程登门请教牛顿。牛顿把自己关于计算“万有引力”的书稿交给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请教的问题,正是牛顿早已解决、早已算好的问题,心里钦佩不已。
在1684年1L月的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顿的寓所拜访。当谈到有关天文学的学术问题时,牛顿拿出论证“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意见。哈雷看后,对这篇论文感到非常惊讶。他欣喜地对牛顿说:“这真是伟大的论证,伟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以造福于人类。可是牛顿没有听信朋友的好意劝告去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于1687年7月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
牛顿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曾经有人问他:“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他又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和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式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这些世界名人的事例都可以告诉孩子:谦虚是做人的美好品德。
教育孩子平等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优秀多少,所以在与人相处时,决不可盛气凌人,也不可嫉妒别人的进步。自己取得了成绩不要沾沾自喜,不要目中无人,要正确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人人都喜欢谦虚的人,而比较排斥自以为是的人,即使是在“毛遂自荐”精神广为提倡的今天,谦虚依然不失为一种伟大的美德。拥有谦虚品格的人如同拥有一张万能通行证,可以畅通无阻地行走于社会。一个谦虚的人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承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能真正认识到学无止境的含义,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地使自己成长。
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佩服的,如果再能用谦虚的美德来装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
无论一个人制定了怎样的目标,如果想要追求成功,谦虚都是必备的特质,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得到智慧,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让孩子戒骄戒躁,在谦虚中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取得进步!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