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方式: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有好奇心的孩子有创造力

  • A+

家教方式

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有好奇心的孩子有创造力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课题。然而,现行的教育是恰恰相反的,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凡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被看成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一旦孩子违反了什么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殊不知,一个合乎规范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丧失了好奇心的孩子。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它同时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天才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能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首先是用纪律的条条框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们的习惯。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1.天真的孩子

天真的孩子对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很多孩子都有好奇心。例如,牛顿因为苹果从树上掉落地而引起好奇,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滚水把水壶盖子掀起产生好奇,进而探究其原理,才有蒸汽机的改良。这就是科学家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美谈。

孩子对所听到的、见到的、小手摸到的都觉得很新鲜,这也是一种经验,他们的知识是由不同的经验而逐渐扩大的。对于很多事好奇,因而产生疑问,疑问就是儿童的智慧之芽,若大人不让他的疑问得到满足,无形中将会摘掉茁壮中的智慧之芽,是很可惜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许多“破坏”行为正是他好奇心的表现。比如,把玩具汽车拆开是因为他想知道汽车里面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会使汽车转动,如果把轱辘卸下来,汽车会怎样。孩子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念头,于是他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因此成人不能轻率地将孩子的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而应该真诚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怀有良好的愿望。

imagination2

2.好奇的天性

所有成就的背后都有力量在支撑着,那力量来源于人的好奇之心。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拥有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有多少人还把它视为珍宝?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逐渐走出妈妈的怀抱,把玩触手可及的任何物体,不知疲倦地进行着探究。在这个过程当中,儿童获得了对于外界的最直接经验,认识到客观世界的一些基本属性。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儿童提供探索的机会,让他们与外界进行亲密接触,让这些天生的“乐学者”延展探究的“领地”。这对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养成良好的探索习惯很有好处。

孩子们的好奇可能会给父母们带来麻烦感,父母们要经常面临小孩子各种问题的“考验”。比如,“太阳和月亮会撞架吗?”“星星有妈妈吗?”“我从哪儿来?”等等。同时,这些孩子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越是不让动的,他偏要去动。比如,他极有可能在刚装修好的房子里画一幅爸妈的“肖像”画,也可能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指头捅捅电插板感受一下,等等。遇到这种情况,许多父母都会对孩子提出了“约法三章”:不准动、不能摸、不要拿。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平衡和不稳定阶段。他们对新生事物怀有好奇感和新鲜感,满腔热情,但遇到困难又有畏惧不前的现象,缺乏信心。因此,父母应为孩子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活动氛围,打消孩子的各种顾虑,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轻装上阵,这是孩子“敢”动的前提。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在为一件成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小事而大伤脑筋时,请不要给他们“泼冷水”。让他们大胆去破坏吧!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