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脾气这把利刃,也可以成为教育的手段

  • A+

家庭教育方法 

脾气这把利刃,也可以成为教育的手段 

发火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很多妈妈说:道理都懂,也知道不应该发火,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前晚,我让孩子把乱堆在一起的玩具收一下,他正在看电视,总说手会儿就收。我已经怒火攻心了,就给了他一个时间,让他在规定时间必须收,到点不收我会把玩具扔了。这时他爸爸发火了,把玩具从床上全扔下来,有些玩具都扔散架了。孩子没见过这种场面,吓得又哭又闹。我只好先安抚孩子,又单独跟他爸爸讨论了发脾气的事。然后,爸爸也诚恳地跟孩子道歉了。有的时候该不该发脾气确实让人头疼,不知道这个度在哪?

这个案例里妈妈的做法,有一部分是对的,就是给孩子规定了一个时间,但“到点不收就把玩具扔了”这个规定有点儿问题。如果时间到了,孩子还是不收,妈妈到底是扔还是不扔?而爸爸呢,就是典型的发火过头了。玩具损坏,吓哭孩子,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还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爸爸肯定也十分后悔。

我们不敢对老板发脾气,不敢对同事发脾气,不敢对朋友发脾气,在外人面前我们把脾气控制得那么好,为什么唯独到了孩子面前,我们的脾气就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这一点,我公号上一个叫“阑珊的妈妈”的留言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就是柿子挑软的捏,潜意识里觉得孩子好欺负,不记仇,或者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属物,他就该按自己的想法来,当然通常会美其名曰“为娃好”。有些家庭丧偶式育儿或者婆媳关系剑拔弩张,孩子自然就成了出气筒啊。

这个真相是不是挺让一些人惭愧?还是之前提到的那个办法,当你火气上涌、脾气一触即发的时候,先深呼吸,暂停半分钟,想一想:

是孩子真的做错了,还是仅仅因为没有达到你的主观要求?

是孩子确实“胡作非为”,还是只是爱玩爱闹的天性使然?

是必须发脾气才能震慑孩子的“恶行”,还是有更好的沟通办法?

是孩子真的逼得你发脾气,还是你把孩子当成了生活压力的出气筒?般想完这几个间题,体内乱窜的脾气就能逐渐平息,理智也就渐渐回归了。

不过,案例中爸爸最后诚恳道歉这一点做得很对:如果不道歉,孩子只学会了暴力;道了歉,孩子至少学会了如何面对错误,化解冲突。

怎么才算正确地发脾气

当然,孩子该教育还是要教育的,只是不能靠简单的声音高、嗓门大,而是要多想办法,讲究策略。

还拿孩子收纳玩具这个问题来举例,其实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1-2岁:“宝宝,玩具陪你玩了一天好累啊,我们让它们回家休息吧......哦,这就是小青蛙的家,小青蛙回家了,它说‘谢谢你小主人’!我们再找找洋娃娃的家在哪里吧?

3-4岁:“孩子,这是专属于你的玩具箱,以后,这些玩具就要委托你照顾了。你一定是个很棒的收纳专家......今天回来看到你把玩具收拾得这么干净,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很开心。

肯定有家长说:“如果不管你怎么耐心说,孩子还是不听怎么办?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长没有引导孩子从小养成收纳的习惯,等他大了突然要求他开始这样做,这不现实,需要想办法慢慢开始培养。如果像案例中那样,孩子知道应该收拾,但总是不当回事,拖着不去做,那我们可以给他规定一个时间,到时间不收拾,我们就把玩具收起来,以后一次只给他个玩儿,等他保证有能力照顾好玩具们的时候再把管理权还给他。如果孩子一直都愿意收纳玩具,只是某一次不想做,可能是他累了,也可能是他心情不好,那你就帮他一起收拾,偶尔的退让不是纵容,而是体谅和爱。

最后,如果涉及一些原则性问题,孩子仍无理取闹、无法沟通,家长可不可以有情绪、发脾气?可以!正确地发脾气能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153

“怎么才叫正确地发脾气?”做到以下两点:

1、不要做这三点:攻击孩子的人格,用羞辱性语言评价孩子,单纯地指责而忘记了发脾气的目的。

2、应该做到这三点:表达情绪、说明原因、提出要求。比如:“我真的很生气,我给你买了你喜欢的玩具,但你一点儿也不爱惜,不好好照顾它们,我看到家里弄得这么乱,真是气坏了。我会把它们收走,等你愿意照顾它们的时候再来找我。

这样发脾气,相信孩子会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知道父母也有情绪和不可触碰的底线。同时,他知道父母生气是因为他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他本人。这样他才能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担惊受怕,脑补各种你不爱他的想法。

所以啊,爸爸妈妈们,“脾气”这个小魔鬼虽然可怕,但其实并不难驯服,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一定可以游刃有余地控制它,让它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法宝,而不是伤害孩子和自己的利刃。

宝妈爱分享

如何正确地发脾气?

1.不要做这三点:攻击孩子的人格,用羞辱性语言评价孩子,单纯地指责而忘记了发脾气的目的。

2应该做到这三点:表达情绪说明原因.提出要求。

这样发脾气,相信孩子会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知道父母也有情绪和不可触碰的底线,同时,他知道父母生气是因为他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他本人,这样他才能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担惊受怕,脑补各种你不爱他的想法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