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儿童心理学

  • A+

儿童心理学 

“为什么……?”——宝宝的好奇心求知欲

龙先生觉得有些烦,因为儿子絮絮老爱问一些古怪的问题,比方说,“为什么有树?”“鸡蛋是怎么来的?”等等。对于这一类貌似简单的问题,龙先生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龙先生经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 

后来,龙先生不耐烦了,便直接地呵斥儿子:“事情就是这样的,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儿子见爸爸生气了,嘴巴一撅,便默默地走开了。 

确实,一些宝宝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古怪问题,问得父母哭笑不得又不知所措,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怕麻烦。

如果此时,父母千方百计回避宝宝的问题,或者对宝宝的问题敷衍了事,甚至呵斥并让宝宝闭嘴,那么宝宝的好奇心就会遭受挫折,求知欲也会受到打击,这样其创造力就不能被挖掘出来,而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其实,好奇心并不神秘,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只是有些人的好奇心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或保护而失去了巨大的作用。家长如果能够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突出。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尽管这个礼物很普通,但是爱因斯坦感到很新奇。 

当时也有很多小孩玩指南针,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磁针指南而好奇,可是爱因斯坦却有了疑问。他就好像看到了广阔世界中一只无形无影的手,幼小的心灵被震慑了。 

他找到父亲询问有关指南针的事情,父亲给他做了解答,并且告诉他世界的奇妙。就这样,无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引向一个无限深邃的世界。 

从此以后,爱因斯坦的头脑中多了很多“为什么”:日落月升是为什么,群星闪烁是为什么。 

即便到了晚年,爱因斯坦一如孩童时期,保持着童真般的好奇心。正因为爱因斯坦这种强烈的好奇心,让他敢于怀疑和猜想,最终从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打开缺口建立“相对论”,掀开了近代物理学崭新的一页。 

其实,从一出生开始,人就具备了旺盛的好奇心。随着环境的改变和年龄的增长,人的好奇心也与日俱增。对于宝宝的好奇心不仅不能打击,更要多加保护并进行满足。好奇心能帮助宝宝拥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增强其探索求知欲望。

 134

宝宝到了3岁以后,由于想像力的发展渐趋成熟,宝宝感兴趣的事物也比原来丰富了很多,并且基本具有了语言交流的能力,因此问题也就多了起来。面对宝宝接二连三的“为什么”,多数父母一开始还有耐心来仔细回答,但随着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加上宝宝的许多问题也许根本就没有理由,或者一时找不到宝宝能够理解的答案,所以有些父母逐渐就丧失了回答的兴趣。 

这时,请父母务必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找几句话就把宝宝打发掉,更不要因为宝宝的问题而发脾气。面对宝宝的问题,父母可以引导宝宝去观察,去动脑子想。 

小天吃到卤花生,他便问妈妈:“为什么这种花生有很多味道?” 

“因为这是卤花生。”妈妈回答道。 

“那为什么卤花生有很多味道呢?”小天歪着脑袋说。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天想了想,说:“放了各种味道进去。” 

“小天真聪明。”妈妈接着就给小天讲糖、辣椒、花椒、大料等调料。 

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难免会遇到许多状况和问题。尽管家长懂得多,但也不见得样样精通,有时也会遇到难以解答的难题,不必急切地给宝宝正确的解答,可以引导宝宝去自主学习和思考。 

当宝宝兴致勃勃地提问时,请先别着急告诉宝宝答案,可以反问宝宝,“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有什么看法呢?”多为宝宝制造思考的机会,让他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就算你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也可以先和宝宝“装傻”一下,让宝宝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对于一些有所忌讳的问题,并不适合从正面回答,家长则可以换一种方式,从侧面或采取隐讳的方式向宝宝解答。 

小柯的爷爷因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小柯便问妈妈:“人为什么要死?” 

妈妈想了想,对他说:“死只不过是一次搬家,如果人不死,500年前的人还在,地球却没有变大,我们现在的人住哪呢,没有位置呀。” 

小柯又问妈妈:“那爷爷搬到哪去了?” 

妈妈说:“爷爷去了天国。” 

他又问:“天国在哪里?” 

妈妈说:“在一个很远的地方。” 

“那以后还能见着爷爷吗?” 

“能,我们可以在梦里见到爷爷。” 

关于死亡的话题,可以通过一种隐讳的方式进行解答。用这种诗一样的语言,孩子很容易接受。这样孩子就能把死亡当成一件自然、干净而非恐惧的事。 

在宝宝面临问题时,应尽量避免给予负面、主观的说词,例如:“你怎么这么笨?”“上次不是已经教过你了吗?怎么这次还不会!”以免挫伤其好奇心,而应该试着将指导者的立场转化为辅导者,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给宝宝提出建议。这样不但可以给宝宝一个正确的探索方向,也能让他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