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方法——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关键期?

  • A+

早教方法 宝宝早教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关键期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关键期的说法变得流行起来,育儿理论和儿童专家都在强调关键期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关键期呢?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关键期?

英国教育家进行了跟踪研究,然后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2-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此时家长要特别注意用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让儿童看一些彩色图片,以刺激儿童视觉发展。

教育专家认为,关键时期对儿童的培养至关重要。

所以很多教育和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对某些知识或行为更敏感。这个时候学习相应的知识,孩子的热情会很高,更容易学习。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学习的难度会增加,甚至更难补救。

解读关键期有哪些误区?

由此我们发现,对关键时期的解读其实是完全没有的,也就是说要么发展,要么根本不发展。其实这种认知并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为此,发展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更灵活的概念,叫做“敏感期”。所谓敏感期,就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认为某个时期是最好的发展期。因为在此期间,孩子已经做好了生理准备,所以孩子某些能力的出现和发展会比较顺利,这个时候孩子对相应的外界刺激会更敏感。

但敏感期并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夸张,一旦错过了某个关键时期,孩子的某些技能就无法发展。

父母必须明白,敏感期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这里有一个概念,就是学习窗口。所谓学习窗口,是指特定类型学习的最佳发展时间。敏感期的窗口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比如从4岁到9岁,孩子的社交技能正在发展,学习窗口不会完全关闭,即使在成年阶段,很多技能也会不断发展。可见敏感期不是转瞬即逝的,自然也没那么容易错过。

不仅如此,父母还应该正确解读敏感这个词。毕竟不是孩子喜欢什么,就是对什么敏感,可以称之为XX敏感期。比如三四岁,孩子开始喜欢涂鸦,父母觉得孩子进入了画画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如果不让孩子学画画,孩子可能一辈子都画不出来,所以很焦虑。

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孩子小时候不会画画,这辈子真的不会画画吗?现在很多绘画班都是针对零基础的成年人,下班后可以通过画画放松。

有些事情,无论什么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

可见,即使错过了所谓的关键时期,成年后也能发展出一些技能。

173

父母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关键时期?

首先,父母不要过分依赖敏感期,引起不必要的焦虑。

敏感期只是简单总结了孩子在某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针对所有孩子的,描述了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

因此,如果父母盲目使用共同特征来约束孩子的个体特征,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发展,还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一定会绽放。但是,家长要记住,花期不同,不用太担心孩子是否和别人的孩子表现一样。错过某个时期,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未来。

其次,面对敏感期,父母要教会孩子的不是技能,而是体系。

很多家长关注关键时期,因为觉得这个时期需要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没有技能,孩子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父母带孩子去学绘画、舞蹈、钢琴,但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培养孩子不一定是好事。毕竟生活是孩子自己的,至少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孩子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无论是否处于敏感期,都要让孩子在学习技能本身的基础上,更全面的了解这项技能的背景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孩子处于语言敏感期,父母会带孩子去英语班。然而,仅仅学习几个单词或说几句英语并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思维体系,而不仅仅是学习一项技能。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开阔眼界,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精髓,让孩子了解语言的发展和意义,建立“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模式。

最后,无论孩子处于什么时期,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鼓励孩子保持兴趣。

蒙特梭利女士曾经对“儿童敏感期”进行过这样的解读:“孩子就像胚胎,已经具备了成长所需的所有能力和潜力。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要阻止和干预,让孩子自然得到很好的发展。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所谓的敏感期,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仔细观察孩子每个时期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意愿促进孩子的发展。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