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反问有助于孩子的思考

  • A+

家庭教育理念 

反问有助于孩子的思考 

当孩子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他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您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的呢?据我观察,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予理睬,或者简单应付,甚至流露出不耐烦。“爸爸(妈妈)忙着呢,一边玩去。”“去去,长大就知道了。”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孩子问,就不厌其烦地详细解答,认为这样才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增加孩子的见识和知识。

第一种表现当然是不该提倡的,孩子提问题表明孩子在主动思考,孩子有主动求知的欲望,做家长的应该感到高兴,并给孩子以支持和鼓励。粗暴地拒绝回答或者加以应付,会不同程度地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而第二种表现看起来该是一种很称职的做法,这样做的家长懂得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懂得利用孩子的提问,向孩子灌输知识。可是,我并不赞同这种“有问必答”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只是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当孩子急于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轻易把答案说了出来,而且说得很全面和细致,长此以往孩子很难生出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自然思考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因为他已经习惯于“吃现成”的了。

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是创造力的竞争,要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仅是拥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造精神,具备自己动脑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做父母的不仅要鼓励孩子汲取知识,更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知识的答案。

所以,我认为面对孩子的提问,科学的做法是,不要直接回答,而是利用反问,启发孩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求索答案。

ai22.

举个简单的例子。依依第一次吃荔枝的时候,才1岁多一点,刚刚能把话说利落了。她抓起一只荔枝刚要往嘴里放,突然很好奇地问我:“这里面的核是什么样子的?”我笑着问她:“宝宝开动脑筋想一想,它会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孩子歪着脑袋,很专注地想了想说:“是圆的。”我接着问:“为什么?”“因为桃子的核就是圆的。”“哦,那它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嗯……和桃核颜色一样。”依依肯定地回答。我再问:“那会不会是另外的样子呢?因为它是荔枝,不是桃啊,你怎么就知道它的核肯定和桃子的核一样呢?”依依面露疑惑:“那,它是方的吗?是长的?”

就这样,我们针对一个荔枝核是什么样子的,“讨论”、“研究”了半天,我始终没有告诉孩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孩子想了很多种样子,最终说:

“还是吃一个再说吧。”我哈哈大笑:“好好,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看你想到了没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还有从头至尾都是我在启发引导孩子,整个思考过程乃至最终“吃一个看看”的动手解决问题,都是孩子独立完成的。

妻子旁观了我和女儿的对话过程,事后对我不无佩服地说:“还是你有耐心,要是我,听到孩子问,直接就说’椭圆的’,或者’你自己打开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我对她说:“这样做的确很省事,孩子也很快就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可是我们会丢掉一次锻炼孩子思考能力的机会。”

尽管我时常提醒妻子,要重视反问,但她大多时候不记得。和大部分家长一样,只要孩子一问,她就很“热心”地做出回答。有好几次,我听到孩子提问,刚要说:“宝宝,你是怎么想的呢?”可是还没等张嘴呢,妻子口齿伶俐、脱口就做了回答,害得我心里恨恨的,却只是无奈。

好在,在我的影响下,妻子渐渐不再“口快”了。在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也开始有意识地停顿,给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不是轻易把答案告诉孩子。

孩子是否聪明,不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会思考。所以,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孩子才会真正变得聪明。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