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教育:不只教知识,也要教人生课程

  • A+

青春期健康教育 

不只教知识,也要教人生课程 

有一次,一所中学邀请我为新生和家长们做一次青少年心理报告。校长的意思是希望我帮助学生们适应新的环境。考虑到这个主题讨论得比较多,老师们也都听过,所以他们就能帮助新生解决适应问题。

因此,我决定讲讲英国的人生课程情况。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父母和老师都只注重教知识,忽略了给孩子做人生准备教育。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我问妈妈们:“对于孩子而言,知识和人生教育,什么才是更重要的?”答案会非常有趣:在公开场合妈妈们会认为人生教育对孩子更重要,但在私人空间却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知识更重要。妈妈们的后一种态度才是她们的真实看法。有几位妈妈甚至这样对我说:“孩子还小,当前的任务就是学好知识,跟他谈人生还早着呢。”

在这次心理报告开讲之前,我就随机询问了几位妈妈和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总体来看,妈妈和孩子们普遍觉得,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好知识,其他都是次要的;孩子成绩好,妈妈少操心。

接着,我给他们讲了一起发生在高三学生身上的惨案。一位法官的儿子因为受不了父母派姐姐陪读承受的压力,于是花了六十万元雇用了两名凶手,半夜潜入自己家中杀死了爸爸和姐姐。姐姐为了保护弟弟,被害前拼命将弟弟反锁在屋内。她哪里知道,弟弟才是真正的凶手。

虽然大家都看过相关报道,但我在这种场合讲出来时,大家还是相当震惊。学生说父母管得太严,天天让人盯着受不了;妈妈们说孩子太冷血,是个变态狂,一家人都白疼他了。但奇怪的是,这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在班主任眼里没有任何青春期孩子叛逆迹象,同学们也认为他随和、人缘好,并不是个心理变态的家伙。可是他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那么残忍呢?我让学生和家长们先思考这个问题。

zxs04

人生课程是什么?

目前国内的中小学还没有开设人生课程,所以妈妈们可能还不知道人生课程是什么。但只要看了英国中小学的人生课程,就能明白这个问题。

在英国,五岁到十八岁的孩子都要一直学习人生课程,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习家庭关系、财务管理、身心健康以及性问题等青春期都会经历的主题,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有些学校将这门课程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提高个人幸福感。这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基本不提,我们强调孩子吃苦,因为儒家文化强调,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获得地位或别人的认可。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教育,不是人性教育。当人们极度不幸福时,就可能做出过激的行为。

人生课程的另一方面,是通过讨论青春期孩子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主题,让孩子们学会批判性思考、决策的方法,教会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也是国内教育较少提及的。很多西方国家在中学都开设有哲学课,像在法国,哲学还是“高考”必考科目,题目像“工作,仅仅是为了做个有用的人吗?”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思考方法。反观我们国家,即使是到了大学,只要不是哲学专业,也没有把哲学当成必修课。所以,不少学生大学毕业后都只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却没学会思考。

不会思考,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一个部门的会计员,忽然接到上级一个电话,对方要你做一笔假账。这种违背原则的事情,原本你可以当场否决。但生活中很多人却不会做出这种决定,而是无原则地服从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