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 A+

当青春期碰上更年期,为什么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小磊上六年级了,明知道下岗的父亲仅仅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经常出入网吧,每天放学还要在校门口买上五串羊肉串,吃得满嘴流油。而当疲惫的父亲要求他打一盆洗脸水、取一条毛巾时,他却不屑一顾、懒得动手。

名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曾在日记中透露,自从年迈的奶奶住进她家之后,她从未主动拿过食物给奶奶吃;而疼爱她的奶奶几次为她买了零食,反被她讥讽为“太次”,并把零食悄悄扔进了垃圾桶…

有位母亲总是抱怨自己的女儿不理解她。她每天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回家后还得操持家务,特别是对女儿的照顾无微不至。可女儿呢,好像得了感情淡漠症”,对父母的这份爱心并不“领情”,不管父母多么忙、多么累,她都跟没事人似的看她的电视或玩她的游戏机,连最基本的关心问候都没有。

也许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委屈”。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造成女儿如此“薄情”的,正是这位母亲自己。

不可否认,这位母亲确实对女儿一片爱心,也确实够辛苦的。问题是,能让孩子体验到这份爱心吗?如果你总是对孩子不声不响,默默地做着“无名英雄”,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认识到这种平凡中的伟大,而对亲人产生敬爱的情感呢?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溺爱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看起来孩子满脸的幸福,其实背后往往充斥着叛逆。

美国费城的纳尔逊中学门口有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也许很多人第一眼看,会觉得雕塑者所要表达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鹏程万里”和“马到成功”,其实不然,这两尊雕塑真正象征的,是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

原来,那只苍鹰,为了实现飞遍五大洲、七大洋的伟大理想,练就了各种高超优雅的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只飞了4天,就活活饿死了。

再说那匹奔马。这匹奔马的第一位主人是磨坊老板,它嫌弃老板给的工作太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后来奔马又嫌农夫喂的饲料太少,又要求与其他马对调;最后到了皮匠家,奔马不必工作,饲料又多,好不惬意。然而没过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了皮革。

由此可见,一个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无论他多有才华,日后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算不上是一个健全的人。

动物界有独特的育儿方式,当它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它们就会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赶离自己身边,让它们独自去经历风雨、练习本领,甚至不给孩子留下回头路。实际上,唯有这么做,孩子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暴袭击,才能够绝处逢生。

qcq21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场景:

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脸庞挂满了汗滴;当无数学子充满信心地步入考场为自己的前途打拼时,父母正顶着炎炎烈日在考场外为自己的孩子默默祝福。

当孩子挑灯夜战学习到深夜时,爸爸妈妈房间里的灯也同样长明不熄;无论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上遭遇多少挫折和烦恼,但为了不影响孩子,都会把这些挫折和烦恼吞进肚子里。

试问,这些有多少孩子能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做父母的,往往在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的行为上,给孩子播下了不幸的种子。如家境好的父母纵容孩子,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而孩子呢?并不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只以为父母的钱来得容易,结果花钱大手大脚,在人前摆阔。这些孩子成人之后,就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自己挣不到钱就向父母要,要不到,难免就会与父母发生冲撞。

所以,这也要求父母有一定的智慧,适当的时候给孩子“留一手”。

有位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总是爱满怀深情地和朋友谈起她的母亲。妈妈喜欢和她讲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事,如怎么忙、如何累、同事间的关系不好处理或者赚钱不易等等,让她从小就知道理解父母的辛劳,所以这位女孩自幼年起就比别的孩子懂事。

另外,很多时候父母因工作太忙就把她放在外婆那里,要是换了别的孩子,可能就会埋怨父母对自己不关心。而她尽管很想念父母,但是对父母更多的是体谅和心疼,觉得父母辛苦工作不容易。在父母没有时间

来看她的情况下,她很听话地跟着姥姥一起生活,没有为此抱怨过父母一句话。

虽说天下最无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但父母投入感情绝不是为了让孩子与自己的感情距离越拉越大。因此,为了唤起孩子对父母的爱意,而不是孩子对父母的“无情”,请父母们学会“推销”自己吧!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