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好爸爸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大方的分享行为

  • A+

家庭教育方法 

好爸爸教育好孩子

培养孩子大方的分享行为

分享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孩子们可以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将来形成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幼儿来说,分享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爸爸给刘强买了一个滑板,第二天刘强就把滑板带到幼儿园去炫耀,小朋友们都很羡慕,想让刘强把滑板给他们玩玩,可是刘强死活不肯,他把滑板抱在胸前或坐在屁股底下,连上厕所都要带着。

下午,爸爸去幼儿园接刘强时,老师说刘强可"小气"了。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开导儿子:'‘听老师说你不肯把滑板借给同学玩,是吗?"刘强说:“是啊,滑板是我的,我为什么要借给他们。如果我借给他们玩,万一他们不还给我怎么办?"

爸爸笑着说:"不会的,你如果把滑板借给同学们玩,他们玩了几下就会还给你的,这样大家都体会到了玩滑板的乐趣,大家都高兴了。而且下次小朋友们有好玩的玩具,你去借他们也会借给你的,这样你才会受欢迎。"

通过爸爸一番耐心的解释,刘强明白了分享的道理,知道分享不是失去。

当孩子因为存有“分享就会失去”顾虑而不肯分享时,爸爸要对孩子的担忧表示理解,然后告诉孩子:“分享不是失去,分享是互利,分享是获得。”这样孩子才会消除担忧,大方地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对于分享零食,有的孩子可能觉得与人分享就是失去,其实不是这样的。爸爸可以告诉孩子:“这次你有好吃的,分享给小朋友,以后小朋友有好吃的,也会分给你呀,这样你不就没有失去什么吗?”这样孩子就知道分享是互惠互利的行为,而不是失去。

fa15

家庭教育方法

方法一:利用故事让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

孩子常常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因此,多给孩子讲述分享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体会分享的乐趣,并就此展开讨论,这对于孩子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形成十分有效。

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很孤独,当她与小动物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个故事就极好地表现了分享的意义,不但能获得朋友,获得快乐,还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重。

方法二:通过开展角色游戏进行分享练习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识进行游戏,以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完成游戏,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分享和谦让的行为,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开展“大家一起玩"的游戏,分别扮演客人和主人,当客人来了时,让孩子和大家一起分享水果。然后,客人(爸爸妈妈)要对主人(孩子)表示感谢,肯定孩子的分享行为。经常开展这类游戏,可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

方法三:给孩子提供分享的实践机会

分享意识的训练要从幼儿期开始,孩子手中拿个布娃娃,爸爸手里拿辆小汽车,然后把小汽车递给孩子,拿过孩子手中的布娃娃,这样反复训练,体会互惠信任。年龄大的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玩具获得乐趣时,就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如再给孩子一点鼓励,孩子会感到这是一种新的玩具享受方法。

方法四:为孩子树立分享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成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自然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做了好吃的点心分给邻居尝尝,毫不吝惜地借给别人需用的物品,这些行为都无形地告诉孩子应该分享。

父亲手记: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方面。爸爸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