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身心健康——培养孩子自信心,小学家庭教育指导

  • A+

小学家庭教育指导 家教指导 

专题二:身心健康——培养孩子自信心

家教指导案例

7岁的苗苗是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但比较内向,做事缺乏积极性和自信心,很依赖别人。课外活动中,在走比较高的台子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能够大胆地走上去,但苗苗总是不敢往上面走,怕摔下来,必须让老师在旁边扶着才敢走过去。

在手工课上,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活动材料,她都不敢大胆运用材料进行独立的创作,一直模仿别人的作品。老师向苗苗的妈妈反映了苗苗的情况,妈妈表现出了和老师一样的担忧:我总觉得她胆小,缺乏自信,平时和小朋友一起玩,她不敢拿主意,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苗苗凡事总是思虑再三,对新鲜的事物也不敢主动去尝试。

家教指导案例解析

自信,也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是一种积极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更加勇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通常来说,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成功。

当前很多父母担忧自己的孩子缺乏自信,不敢勇敢地参与活动和表现自己。孩子不自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决定。

第二,父母否定孩子的决定,只要不顺从自己的意思,就会批评孩子。

第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也是一种对孩子变相的否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每件事情都做不好,逐渐萌生自卑心理

苗苗的家长可能就是如此,在家时为孩子做决定,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所以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不敢拿主意。

自信心在3-6岁初步形成,7-12岁时沉淀稳定下来。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提供给孩子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并教给孩子掌握适当的技巧,孩子的自信心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164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家庭教育指导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信任孩子的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信感来源于生活中最重要的成人的信任,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在一起做事情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给予有意义的回应。家长不能用伤人的语言嘲讽孩子,如果总是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家孩子的短处相比,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只要孩子在不断努力,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家长就值得为孩子感到自豪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与孩子共同战胜困难。如果孩子表现出退缩,或者说自己不行的时候,家长应该表示出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妈妈/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家长的评价有时对孩子来说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家长要称赞、赏识孩子,肯定孩子的能力。

2.不给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所有家长的心愿,然而太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达不到要求,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长处和劣势,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什么都会,不要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标杆。另外,孩子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多一些关心和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

3.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是孩子获得自信的重要一环,因此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获得到成功的体验。

家长最开始可以安排些小任务,然后循序渐进地提出新的目标,让孩子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孩子开始没有做好,家长也不要心软,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继续尝试。

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另外,家长可以挖掘和培养孩子的某一项特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势。

4.教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很多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所以在面对困难或者挑战的时候容易选择逃避的方式。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对自己说:我可以做到,我是最棒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我可以克服困难。”

小学家庭教育指导 家教指导。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