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家庭教育指导:品德培养——关心尊重他人

  • A+

家庭教育指导 家教指导 教育指导

小学高段家庭教育指导品德培养——关心尊重他人

家教指导案例

小明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次,妈妈带着小明参加了一个出国游的旅行团。

行程中的前两天,大家集体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餐桌上小明喜欢吃的菜都挪到他的面前,全然不顾同行其他人员吃惊的表情、异样的眼光;饭后集体乘车,她拉着小明冲到同行队伍的最前面争先上车,抢占前排座位;到了观光景点,照相时为了拍出“效果”,她让小明攀爬雕像……在随后的几天中,大家渐渐与这对母子保持距离,特别是集体吃饭的时候,他们俩身边的座位总是空的。

一直到旅行结束准备回国时,小明突然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们?”妈妈却对小明说“我们也不要理他们,以后谁认识谁啊!”

家教指导案例解析

在案例中,小明已经从其他人的态度中感受到自己和妈妈似乎不太受欢迎,最后终于忍不住问出来。遗憾的是妈妈不以为然的态度,误导了孩子。案例中的妈妈只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却没顾及他人的感受。

从妈妈对小明问题的回应来看,她之所以这样毫无顾忌,是因为她认为虽然大家同在一个旅行团,但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之后的生活可能也不会有交集,对她而言,这个旅行团是一个陌生人的圈子。

然而,这位妈妈忽略了,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共同生活的需要,都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需要,而公共生活对人们来说,就是一个陌生人圈。比如,上下班坐地铁,大家同在一个车厢,虽然彼此不认识,却也可能相互影响。从熟人圈走进陌生人圈,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如何与亲朋好友交往,而且需要学习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self-abased2

关心尊重他人的家庭教育指导

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更好地与他人共同生活,是每一位家长为己、为人、为社会应尽的职责。对小学中高段的孩子来说,发展利他的动机与行为并非难事,关键是家长要充分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以及给予孩子适时、必要的引导。心中有他人,教养自然就有了。

1.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是社会发展对每个公民的期待与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倡导面向未来社会的教育要使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其中强调要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等。

我国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强调,要使学生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需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2.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多聊聊学校生活,通过让孩子诉说与同学的交往经历及对同学的看法,帮助孩子理解其他同学。

此外,孩子在学校里也会有相关内容的学习家长可以多关注学校课程(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应内容,在家庭生活中带着孩子进一步讨论和学习。3.促进孩子利他性的发展

从孩子个体的道德发展来看,小学中高段是孩子利他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儿童中期到青少年期,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越来越小,角色采纳技能开始形成,开始重视他人的合理需要,为亲社会行为寻找恰当的理由。

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认为大多数人认可的好行为就可能是“好的”,应该去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能把自己的移情反应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能够设身处地地推断他人的心理感受,理解他人的处境。

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与他人相处逐渐形成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评价。换言之,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被他人接受,也对自己被他人接受的程度很敏感,并且从这些方面来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学高段家庭教育指导:品德培养——关心尊重他人,家教指导,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促进孩子利他性的发展, 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