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孩子早教方法
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如何维护公共卫生?
不乱扔垃圾
不乱扔垃圾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不乱扔垃圾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形成“垃圾要扔到垃圾桶”的意识。家长带着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游玩时,就可以随时随地渗透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的理念。当孩子吃完了苹果要扔果核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苹果核不能乱扔,会污染环境的。垃圾要扔到垃圾桶。你看看附近哪里有垃圾桶呢?要是没有的话就把果核放到一个塑料袋里装起来,等碰到垃圾桶再扔掉吧。”父母适时的教育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大小便
在公园草坪或者偏僻的小路上,经常会见到有孩子在大小便,而家长就一脸淡定地在一旁看着,仿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确实很着急,附近又没有卫生间,家长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时候有些家长就是为了少走一段路,而让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小便,这很
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孩子要随地大小便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里是公共场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如果你随地大小便,不仅有臭味,影响人们的心情,还有可能有人会不注意踩到,如果是你,你是什么感觉呢?所以你还是忍一忍吧,我们这就去找卫生间。"
节省使用文具用品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孩子逐渐地就养成了不知节约、爱浪费的坏习惯。如一支铅笔往往只用了一半就扔了,一个本子刚写了几页就不想用了。铅笔与纸都是用木材制造的,孩子这样浪费纸和笔,不仅浪费了木材,还增加了生活垃圾,不利于环境的改善。因此,家长要让孩子节省使用文具用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在餐厅就餐时,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一次性塑料杯、筷子等;在去菜市场买菜时.很多人都会使用塑料袋.这些东西会影响环境卫生.增加垃圾。家长应该给孩子从小渗透正确的观念,让孩子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用陶瓷杯、竹筷、布袋来代替这些污染环境的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家长也要让孩子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物品对环境的损害,从而让孩子自觉地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维护公共卫生。
孩子早教方法,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如何维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节省使用文具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