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是2~3岁幼儿容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 A+

宝宝早教方法

攻击性行为是2~3岁幼儿容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指侵犯和攻击他人的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男孩子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子则常为言语攻击。

攻击行为表现为伤人、破坏物品、虐待动物、抢夺他人物品等,这类行为与单纯的发脾气不同,常造成对别人的伤害或物质的损坏。这些儿童常常好动、容易惹是生非、情绪易激怒、以自我为中心,当受挫折或愿望不能满足时就以发怒、伤人、毁物来发泄心中的怒气,对家长和老师常有不服从和违纪行为。

aggresive2

以下几种因素是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常见原因:

(1)困难型气质特征

这种儿童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冲动,自控能力差。

(2)教养方式不当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在放任型家庭中的儿童,由于最初的冲动和破坏性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逐渐形成不良行为问题。

(3)专制型家庭的儿童

由于家长常常忽视他们的正常需求(尤其是情感需求),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这样的儿童就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溺爱型家庭的儿童

过分溺爱容易形成自私、唯我独尊的心理特征,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5)缺少爱的儿童

从小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呵护,往往感情淡漠、性情粗暴。

对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矫治主要采用行为矫正疗法:

(1)鼓励合作行为。创造机会让孩子相互合作,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及时肯定、赞扬,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得到强化。

(2)暂时隔离。当儿童有较严重的攻击性行为时,就应该给予必要的惩罚。把他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或限制他的行动范围,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应该强调的是,必须明确告诉儿童他被隔离的原因。

(3)加强品德教育。让孩子听“攻击受罚,合作得奖”的故事,或看这一类的影视片、连环画等,使孩子从具体形象中受到品德教育。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