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问题,学生考试心理——差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心理特征

  • A+

青春期孩子 青春期问题 

学生考试心理——差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心理特征 

差生作弊的特点:

所谓差生指平时学习不努力,在团体中印象不佳的人物。他们作弊一般有计划、有预谋,有的单干,有的结成团伙。作弊时,情绪不稳,表情却显得很镇静,目光游离不定,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试卷上,而是集中在监考身上,如果监考稍不注意,他们就实施行动,有的甚至公开作弊,向其他人索取答案。

差生一般心理素质都不健全,有意志的自觉性,却缺乏意志的果断性与坚持性,表现为意志薄弱,如“听不懂了,就不听了。”差生的道德意志有所发展,道德判断落后,道德结构不完善。如受过警告处分,就无所谓了,破罐子破摔,荣辱羞耻都不管了。一般差生在校都没有很好地接受正面教育,反而接受社会上消极影响较多。还有少数学生没有把学校看成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而是作为消遣、交友、娱乐的地方,本来就没有学习的愿望,至于考试分数,就完全押在考试作弊上了,体现了一种赌徒心理。

差生作弊的原因:

一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克制力薄弱的矛盾。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行为产生过程如下:刺激。需要。心理矛盾◎动机◎目标导向a目标行动◎需要满足a产生新需要。

从中可以看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而动机又产生于需要或欲求,当人们在刺激影响下,产生了某种需要或欲求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矛盾,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自己在团体中有相当的地位,强烈地需要人们尊重自己的言行,在同学和家长中挣点“面子”。

同时自我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但价值的取向不尽正常,以虚荣为自我满足。这样一种自我完美的意识的发展,与意志的薄弱,道德的落后形成矛盾,在这一矛盾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有一定的自制力,那么有可能把行动导向正确。然而,意志与自制力是互相联系的。马卡连柯写道:"……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就没有任何意志。”这是导致差生作弊的心理矛盾之一。

nature3

二是社会的高期望与个体的低水平之平的矛盾。

强烈的愿望所追求的对象,称为目标,愿望与目标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比如,G无上大学的目标,也就没有为此而努力的愿望,表面上屈服于家长的权威而努力完成任务,但内心愿望不是接近对象,而是逃避对象。

只有个体由深思熟虑引起的愿望而产生的目标,个体才能为此而不懈地努力,这时为实现目标的行动是坚定的意志行动。行为目标的选择必须恰如其分,如果不具备现实的客观可能性,则最终必然导致行动的半途而废。

G的父母给G定的目标对G来说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使G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目的虽然可以达到,但过于遥远,对于意志不坚强的人,常常会成为影响行为能否坚持到底的原因。社会期望与个体素质要互相适应,G能在社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由G的智力、性格、兴趣等来决定,社会只能激发她的正确的需要,促使其树立一个崇高而恰如其分的目标,社会不能越阻代庖,当然,社会的高期望,无论是指家长还是教师,其动机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动机与效果应该一致。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