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的心理特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搞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爱他

  • A+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搞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爱他

学龄前孩子的心理特征

要想成为称职的好父母,绝对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按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来教育孩子,你要知道,孩子和你并不属于同一个世界。只有搞懂了孩子的心理,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

所以,要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童年,身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搞懂孩子的心理,还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

3~6岁是儿童智力、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大脑重量已达到1000~1300克(成人一般为1400多克),这是脑功能健全发展的保证。

1.语言的发育

孩子进入学龄前,其语言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即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可以通过感知来认识事物,而且能够通过词语的描述、讲解,与各年龄组的人进行沟通,以认识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在内控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等相关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孩子不仅能够接受别人的言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自言自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2.自控能力增强

由于大脑皮层机能的逐渐发展,孩子的内部控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它使儿童能够形成更复杂、更精确的暂时神经联系,对综合分析外界事物,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十分有利。但孩子的这一机能仍在发育阶段,持续性有待发展,所以此时期的儿童不可能长时间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对十分精细的动作多不能胜任。父母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从事某些难度较大的活动时,以灵活的方式帮助孩子做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因自控力终结而导致一些不愉快的后果的出现。

kideating2

3.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

孩子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育及语言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独立行走使儿童接触范围扩大,信息来源增多,随之对神经及脑不断刺激,就会产生学习与模仿的动机。提问题是良好的学习方式,在与成人的一问一答中,儿童对语言及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但由于儿童接触社会的范围有限,理解能力的发展尚在初期,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从而做出一些令成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此时父母能够及时给予引导,就会对孩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父母不要妄加指责,将孩子置于懵懂的状态之中,否则他们的想象力就会被严重地扼杀。

4.意志得到发展

新生儿没有意志,婴幼儿在言语发展的同时,行为受言语的调节,出现有意行动及抑制行动的状况,这便是意志的初步表现形态。而学龄前儿童的意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孩子开始提出“自己来”的要求。

“自己来”是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标志,父母应抓住这一时机,以教育鼓励为主,使孩子的积极意志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学龄前儿童的各项功能尚在发展中,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种活动。以就餐为例,孩子多凭兴趣自己进餐,由于进餐的准确性,以及手对工具的控制能力稍有不足,容易将饭菜撒落在桌上,或弄脏衣服,同时会产生烦躁情绪。此时父母应通过教育途径,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孩子坚持到底,这样就会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孩子积极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恶语相加和包办代替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鼓励与恰当的教育,才能培养孩子的能力,锻炼他的意志,从而为迎接学龄期的到来,做好身心双方面的准备。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