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指导:给孩子建构人格——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

  • A+

家教指导 

给孩子建构人格——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 

在人类所有的潜能中,探索精神和对新事物尝试的欲望被排在前面。我们不知道人的祖先猿人是否就具有这样的特质,按达尔文的进化论,某种动物具有某种基因都是由于生存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中,那些探索精神强的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猿人更容易活下来,于是在他们的后代中,这种特质就很强。在生存的淘汰中,那些探索欲望强的猿人活的时间更长,养育的后代更多。逐步的探索就成为人类的一种天然的特质,被编写在人类的遗传密码中成为了基因,成为了人类这种动物生存的重要潜能。

事实上,并不因为探索是人类的基因具有先天的特质,人类就肯定能一直保留这种特质。专家们发现:物质文明越是飞速发展,人类就越容易丢失本能,尤其在幼年的成长中孩子更容易丢失本能。由于成人在丧失了本能之后,不会再考虑到为孩子创造发展他们潜能的条件,非但如此,成人的行为和为孩子们提供的环境还有可能扼杀孩子的潜能。面对对自己发展不利的环境,孩子自己也无法抗衡。当环境不为孩子们提供探索和尝试的条件时,探索的本能就会暂时封冻,超过6岁再不被使用,可能就会被人的内在系统遗忘。

孩子的身体里天生就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童年时,如果一个孩子的探索行为被成人强行制止孩子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看到,孩子从一出生就在用他们能利用的身体探索他们身边的一切,正是这样的探索使孩子拥有了他们可以生存的基础能力。

人类由于不断的探索,才有了对世界的认识和利用,由于探索才创造了人类文明。作为一个人,我们怎么能不给我们的孩子发展探索能力的机会?如果一个人他不再需要尝试了,他也就不再需要探索。尝试给人类带来惊喜和新鲜感,给人类生活增加乐趣,所以我们要保留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ai0320_(42).

其他动物的父母都是靠本能在养育孩子,这样就会保证孩子的本能不被破坏,而我们人类的父母由于过于聪明,所以会离开天然做父母的本能,靠思想和无意识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方法养育孩子。如果想法错了孩子就会受到损失和伤害,如果上一代的家庭教育是不科学的,孩子也就遭到不科学的对待。这样的养育条件不能保证人类的儿童在他们需要被保护的时候其潜能不被破坏。在国内有些打着开发潜能旗号的教育手段,实际上在用尽手段扼杀孩子的潜能。那些不让孩子自由探索,不给孩子提供探索环境供孩子自由选择,却每天给孩子上各种脑筋急转弯课程;不让孩子用他们天然的方式学习,却把孩子弄到各种学科班每天逼迫孩子们学习下棋、练舞蹈等,这就是扼杀孩子的探索精神。

实际上,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国情下,我们发现探索本能被破坏的孩子很多。如果看管孩子的人把孩子在家里的探索行为看成是顽皮的,是危险的,那么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制约儿童的探索行为。如果这种探索行为不断地被成人阻碍,儿童就会放弃探索和尝试行为,同时变得脾气火暴,或者将探索变成心理上要动的欲望,动的欲望又会变成无目的的行为,使孩子成为多动症。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长久地被阻碍,探索欲望和尝试行为就会丧失。

探索的品质既然成为人类的本能,那一定是与人类的生存有关,一定是被人类进化所选择的特性。保护这种特质也就保护了人类的生存本能。但保护是需要手段的,并不是你抱着孩子就叫作保护了。“担心孩子的身体受伤害”和“保护探索精神”正好是两个相对的极端。前者是尽可能地要限制孩子行动的,后者是必须在孩子自由活动中完成的。这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就需要计算一下,哪个对孩子是有利的,哪个只是你自己需要的。

因为探索是试误的,探索必定要付出代价,孩子受一些小伤、有一些失败、受一些挫折是必然的。如果一个幼儿园要下决心为帮助孩子的发展去搞教育,就得承受一些压力,比如,家长的担心和对孩子受伤或失败的心痛。不惜承受家长的误解来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获得发展。

孩子的探索精神只有获得探索的空间和探索的自由才能被保护,因此想在儿童的成长中保护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就要为孩子创设可探索的事物和空间,并且在这方面尽可能给孩子自由。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