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家教指导
给孩子建构人格
使孩子具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在动物界,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小动物在遇到了困难时,它的家长会来帮替它把困难解决了。一般不到危及生命,动物的家长不会上手,小动物也不太会等着别的动物帮它们解决问题。
我们发现,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只要成人不是冲上去把孩子挤到一边自己替代孩子把所有问题解决了,孩子们都会去试着自己解决,实际上孩子经常会强烈要求自己解决。我们发现孩子只要没有被养成等待别人替他们解决问题的习惯,他们都只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才会向别人求助或放弃。这跟动物的幼崽是一样的。即使成人总是和儿童一起来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
人的一生似乎是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像一个画家的画画过程:有很多时候画家们在努力到精疲力竭时,决定一遍完成后就可以收尾了,但画面上的确还有某个地方不和谐,使得人们在看这幅画时首先看到了那片不入画的败笔。这时他们就会重振精神开始拯救这幅画,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但他们会奋力去解决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因此他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由于他们不放过那个造成画面问题的内在原因,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自己获得了成长,有一天画面中不再出现那个令人厌烦的问题,画家因此变得对自己感到满意。
如果他由于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努力,认为自己已经够了,看到问题也懒得去解决,假装没有看到,就此搁笔,这幅画会永远因为那一部分的不和谐而成为一幅失败作品。由于没有信心解决自己画面的问题,这位画家心里会永远有那个败笔,最后变得怨天尤人,心情低落,并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不满意。如果他还是不能面对自己的问题,这个人作画的水平也就不会再有提升。最后成为一个失败的画家就不足而怪了。
很多人一生中都因为不能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而把本来很好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兴趣能够被培养起来,而且会使人着迷。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自主解决问题,就会害怕解决问题。从孩子身上,我们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不但能使孩子培养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很积极的看法,人们的自信很多来自自己能否解决掉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是环境熏染的。当一个群体中(家庭也是群体)出现问题时,如果成人说“来,我们解决问题”,孩子就会注意成人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他们自己遇着问题时,他们也会这样做,而且孩子们会创造性地使用成人的方法。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是,在出问题时,成人能否利用问题作为教机,来帮助孩子成长。如果想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就要在孩子不知觉中给孩子机会。比较错误的做法是:对孩子直接说:“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句话反而会吓到孩子,孩子反而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做不了。如果成人能主动为孩子展示或跟孩子一起去解决,就会刺激起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能解决问题,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芭学园里的宝宝跟西西关系很好,但她们在一起时为了维持两人能在一起的机会,会放弃自己的意图选择对方的意图。最后,她们个体主动工作和探索的行为被搁置起来了。为了使她们发现新的群体和新的工作,老师们试着将她们分在不同的班里。
分开后,西西很快地跟其他孩子接触,宝宝却觉得很落寞,她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后来到园长办公室。园长请她(那时她4岁)坐下来,问宝宝有什么事,于是园长和这个4岁多的孩子进行了下面这场谈话。
宝宝:“为什么把我和西西分开?”
园长:“为了让你们去做别的工作。”
宝宝:“西西在楼下跟瑞瑞在玩过家家,我在楼上跟小雨也在玩过家家。我回家也跟我爸爸妈妈玩过家家。”(宝宝的意思是,虽然你们把我们分开,但无论到哪里我都是在做同样的事,以此证明分开她们并不能解决她选择新的工作问题。所以要求不要把她们分开。)
园长:“我知道。你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宝宝:“我可不可以到楼下去找西西?”
园长无奈只好带宝宝去找西西,因为宝宝说得有道理,园长无法反驳。
我们看到宝宝用非常智慧的方式在解决问题,而没有发泄情绪,没有试图用哭闹来要挟园长达到她的意图。
遇到问题时,如果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就会产生与所存在的问题完全不匹配的情绪。当人不是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发泄情绪时,其结果就是破坏性的。长期地解决问题会使儿童产生关于自己的良好的效能认知,当问题出现时他们知道他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就会去做。
芭学园的孩子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显得很突出:有一次,有很多人来芭学园参观,孩子们正在工作,有三个女孩子在娃娃区玩过家家。当带领参观的老师讲到娃娃区时,发现三个女孩子不见了,她以为三个孩子已经换了场地,可当人们从孩子们的教室出来后,却发现三个孩子站成一排,面对着管大厅的老师在生气地提意见。今天,这群人都是客人,孩子们既没直接朝带领参观的老师抗议,也没有朝人群抗议,而是悄悄地退出,找能解决问题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很多孩子在家里还会帮助家长解决家长们之间的冲突,在家长吵架时,告诉家长一方该怎么做,另一方该怎么做。但反过来,我们发现总是使用情绪解决问题的家庭,孩子也会过多地使用情绪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使用智慧。孩子常常放弃了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代之以哭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在成年后会转化为发泄情绪。
经过观察,我们认为儿童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无意识地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是有价值的。
在我们的教育中,要帮助孩子建构这样的品质。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