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孩子早教方法 早期家庭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宝宝早教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怎样才算健康?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充分安全感;
2、能保持正常的自我意识,自信,但不过分高估自己;
3、理想目标和生活实际一致;
4、适应现实环境;
5、保持个性和谐;
6、不断从生活中学习各种本领;
7、良好的人际关系;
8、合理宣泄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自我控制力;
9、服从集体意志,又充分发挥个性;
10、满足个人需要,但不违犯社会道德规范。
对天真烂漫的儿童来说,上述标准是很难做得十全十美,只能作为不断努力的方向。
因此,在儿童心理保健中,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是人的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之一。只有这样,儿童才具备学习各种生存和生活技能的能力。
第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愉快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幼儿经常保持乐观、稳定、协调、向上的情绪表示其身心处于积极状态,有助于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三,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健康的儿童,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和谐统一,能集中注意力,适度耐受各种压力,不断发展控制和调节自我的能力。能以灵活协调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度的反应。
第四,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化的基础,幼儿的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与人交往的发展。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都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豁达、开朗、善于接受新事物,与同伴和睦相处。
第五,心理特点和行为与年龄相符。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行为模式均有鲜明的年龄特点,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表现为既不神经过敏,也不反应迟钝。例如,当幼儿发现自己处于陌生环境中时,会大哭大叫,妈妈一出现,很快就会平静。如果此时仍惊恐失态,不能自已,或完全相反,对陌生环境毫无反应,无动于衷,都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及可塑性。应充分考虑到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即只要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特征与年龄大致相符、相对稳定、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他就具有健康的心理。
早期家庭教育,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宝宝早教,孩子早教方法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怎样才算健康?有充分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自我意识,自信,但不过分高估自己;理想目标和生活实际一致等。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