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品德培养之六 学习垃圾分类

  • A+

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 专题一:品德培养

学习垃圾分类

案例

小月家所在的小区最近要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小月家也收到了几个分类垃圾桶和一本看上去很复杂的分类手册。妈妈告诉小月,以后垃圾不可以随便扔了,要按要求分类放到不同的桶里,小月却说:“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呀,这些分类规则这么复杂,每次丢垃圾之前都要查一下也太麻烦了吧。”妈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向小月讲明白垃圾分类的道理。

解析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目前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为主,填埋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地,现有的填埋场大多已经饱和。

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要建设新的填埋场难度巨大;而焚烧厂的建立往往会遭到周边居民的强烈反对,焚烧产生的烟气也会污染我们的大气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实行垃圾分类是解决我国垃圾问题的必然选择。垃圾分类有助于让一部分垃圾得到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垃圾分类有助于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垃圾产生者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提高环保意识。

孩子在对垃圾分类的意义缺乏认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案例中小月的这种情况,会认为垃圾分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把垃圾一起烧掉才是省时省力的解决办法。这时候,家长要避免以权威强行要求孩子进行分类,以免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遵守分类规定,但是在无人监督时仍旧图方便、随便扔的情况。事实上,部分家长可能也存在这种心理,只不过碍于小区和单位的规定,才勉强遵守。这就很难向孩子传达正确的观念,不利于分类习惯的养成。

laji

家教指导

垃圾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我们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实行之初不可避免地会让人感到麻烦和不便。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好好地向孩子解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事情。其次,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教授正确的分类方法,在家庭中形成分类的氛围,最终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习惯。

1.教授正确的分类方法

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部分垃圾的类别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可回收物包括塑料瓶、易拉罐、纸箱纸盒纸袋、废旧报纸杂志、玻璃容器、废旧金属、废旧衣物等,可以直接售卖或者投放到社区的回收站中。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日光灯管、电池、杀虫剂等,日常生活中有害垃圾的产生量不大,平时注意收集投放到专门的容器中即可。

家庭中日常只需配备两个垃圾桶:一个收集厨余垃圾,主要包括菜帮菜叶、剩菜剩饭、瓜果皮核、茶叶咖啡残渣等;另外一个收集其他垃圾,主要包括散碎包装、污损纸巾、清扫的尘垢、卫生用品等。投放垃圾时只需稍加甄别分类即可,并不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家长可以根据家庭具体情况设立值班制度和分类奖励制度等,提高孩子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参与度。

2.传达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家长在教导孩子进行垃圾分类时,要向孩子传达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我们作为垃圾的产生者,将其妥善分类投放以供后续分类、回收、利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好奇心强、希望做一些重要事情的心理,在教导孩子垃圾分类的时候传授一些垃圾处理的科普知识,强调每个人的参与对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3.过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

实践垃圾分类能够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要经过怎样复杂的流程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处理过程会产生怎样的环境影响,这些环境影响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孩子有意识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家长可以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加以引导,尽可能选择环境友好的出行方式、消费方式等,让全家一起过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