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蒙氏教育,蒙台梭利家庭教育
蒙氏爸爸在德国
爸爸和妈妈由于性别和成长经验的差异,往往有着不同的教养风格。而爸爸的参与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明显的积极正面的影响,这个影响还会一代代传下去。爸爸的参与情况有时甚至比妈妈的疼爱更能预测孩子未来的认知水平、情绪状况和社交能力。在西方文化中,爸爸的疼爱能够减少孩子发展的困难,如儿童期的情绪、行为问题以及青少年时期的吸毒等不良行为。
无数的科学研究以及铺天盖地的媒体书籍都在强调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影响,但是看看身边的家庭,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爸爸的参与度还是非常低的,尤其是与德国爸爸相比,要低得多。
德国爸爸VS.中国爸爸
在欧洲,男女平等的观念由来已久,因此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早已不再有严格的父母角色分工。近几十年来,德国这一状况愈发普遍,尤其是在父母有了同等的育儿假期之后。妈妈不再是育儿的主力,爸爸也不再仅限于工作之后的陪玩,夫妻二人在育儿这件事上更多的是互助合作的关系。
德国的文化价值观非常强调男性在家庭活动中的参与度,爸爸不只是在外赚钱养家的人。而德国的爸爸们也都以当“奶爸”为傲,并不觉得这是丧失男子气概的角色。在德国的周末,经常能看到爸爸们推着婴儿车到处溜达,或是骑车带着孩子翻山越岭。和当了爸爸的德国同事一起聊天,我们的共同话题从来都不只是工作、喝酒和球赛,也常常兴致盎然地交流育儿心得和育儿糗事。为照顾孩子而请假缺席、耽误工作,这在德国完全不会收到异样目光,爱家、爱孩子的男人形象不会给工作减分,有时甚至会因此获得更多的信任。
《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一说,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忽视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中国当下普遍的“丧偶式育儿”应该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附带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爸爸应该像德国的爸爸们一样,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育儿生活中。
蒙式教育,蒙氏爸爸在德国,德国爸爸VS.中国爸爸,在欧洲,男女平等的观念由来已久,因此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早已不再有严格的父母角色分工。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