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 230
  • A+

儿童心理学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妈妈带小峰去商场买上次他看中的一个玩具,可是到了那里时,小峰却又喜欢上了另一个玩具,拉着妈妈的手要求买下来。妈妈和他商量,只能选其中一个,否则就什么都别买了。

这时,小峰就开始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大声叫着:“我都要,我都要!不给买我就不走。”

妈妈转身想离开,可小峰却拉着妈妈的胳膊怎么也不走,引来了周围很多人的目光:“孩子喜欢就给他买吧,又不贵。”“别让孩子老这么哭,会哭坏的,不就一个玩具嘛,就给他买了吧。”……妈妈听着众人的劝说既尴尬又气愤。不给买吧,面子上挂不住;给买吧,害怕他下次还这么闹。这该如何是好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这是考验父母智慧和耐心的时候,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动粗,还有些父母则会无条件地满足。

殊不知,这两种态度都会从负面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武断地动粗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一味地无条件迁就,则会导致孩子成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凡事必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一旦不能如自己所愿,就会大发雷霆,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自己。

孩子大哭大闹的根源

由于孩子年纪小,心智还不成熟,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面对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的行为,父母应当学会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而不应武断地怒斥了之。一般来说,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主要有以下原因:

1.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除了吃好穿暖,孩子还有很多的心理需求。当他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常常就会大发脾气,大哭大闹。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4个月时就有了发脾气、表达不良情绪的能力。而随着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开始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但孩子面对这些事物,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做出理性的认识或决策,而是凭着自己的情绪和兴趣来参与或行动。

然而,他的行动却常常会遭到父母的反对、阻挠。由于孩子不懂得父母阻挠的原因,因此,每当这时就会通过发脾气、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示抗议。

2.自我控制能力差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父母对孩子倾注的爱会更多,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也都会尽量满足。这样就会养成孩子随心所欲的习惯,想怎样就怎样,不能接受父母的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孩子就会感觉到备受打击,进而采取哭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02

孩子大哭大闹,父母不要有求必应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尔》一书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因为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头脑中就会逐渐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我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

因此,如果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要做的不是有求必应,而应该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不迁就孩子,要言出必行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来挑战我们的耐心。如果我们一味地满足他,只能让他变本加厉地使用各种手段迫使我们去答应他的所有要求。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禁止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心软,也不能因为自己心情好而对孩子网开一面。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威信,让孩子明确地感觉到我们是言出必行的人。孩子就会明白耍赖是无效的,也就不会提出那么多不合理的要求。

2.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做到以理服人

当孩子跟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要使用合理的理由使他信服。要让孩子明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是我们的爱与责任,而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也是我们的爱与责任。这样,我们给孩子以信服的理由,而不是单纯地拒绝,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3.延迟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时,我们应该沉住气,延迟满足他。比如,当孩子提出要买乐器时,如果你同意,也不要立刻答应或拒绝,而应该对他说:“你确定自己喜欢吗?能坚持练习吗?再说,这个乐器也不便宜,我们得计划一下。”又如,当孩子想要买某个玩具时,你可以对他说:“妈妈特别想给你买这个玩具,但是这次带的钱不够,咱们下次再买,好吗?”

通过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但能让孩子学会等待,进而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还能让孩子懂得需求的满足来之不易,自然就更珍惜了。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