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发脾气或好斗的孩子的正面管教,预防问题发生和养育要点

  • A+

正面管教爱发脾气的孩子或好斗的孩子

家庭教育中要预防问题的发生

1.要找找你可能在哪些方面招致了孩子发怒。你总是不断干涉孩子的事情吗?比如对孩子在学校的功课、朋友、穿衣等等总是长篇大论地说教?你总是唠叨孩子,而不是建立日常惯例并运用坚持到底的方法吗?你总是惩罚孩子,而不是专注解决问题吗?你总是命令孩子,而不是请求吗?孩子们对“该吃饭了” 的反应,要比“马上到餐桌来” 好得多。

2.要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以便你的孩子知道他们每周都有一个场合和时间来谈论困扰着自己的事情、得到倾听,并找到对每个人都尊重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要运用有限制的选择,而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做。

4.要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以便让惯例表说了算,而不是由你说了算。(关于如何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见第25-28页。)当你问孩子“按照晚餐时间(睡觉时间、早上)的惯例表,接下来该做什么” 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更多权力。

5.在孩子心情好时,可以提起你注意到他经常生气,并请他帮忙想出一个能表明自己生气而又不伤害别人的办法。可以建议孩子打枕头、听最喜欢的音乐,或找一个能让他冷静下来的特别地方。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可以建议他们把自己生气的原因写下来,或画一幅自己发怒的画。

6.如果你是一位单亲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贬低你的前配偶的话。这往往会造成孩子心中对父母中的一方感到极大的愤怒,还会导致孩子对自己认为不好的那个父母以攻击行为进行反击。不要像对别的成年人那样对你的孩子说话

7.不要害怕表达你自己的愤怒。要学会说:“我很生气。” 当你用言语而不是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这些感受时,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8.要让孩子看到你以尊重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愤怒。要表达你的真实感受:我对——感到——并且我希望——。要让孩子看到你通过“暂停” 冷静了下来,并以尊重的方式处理了自己的愤怒。

9.要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因为电视里充满了暴力。要监督孩子所看的电影。与孩子讨论视频游戏和音乐中的暴力。要明确地说出你的想法,但也要倾听孩子的想法。

20211220101410_82893

孩子们能够学到的生活技能

孩子们能够知道,他们的感受与行为是不同的——感到愤怒没有关系,但不能伤害别人或做出不尊重的行为。孩子们能够了解他们有力量而且能够控制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人喜欢无能为力的感觉,孩子们更愿意知道他们如何才能不必为自己的需要而战,就能作出贡献并取得成功。

养育要点

1.攻击与自信地主张自己的权利是不同的,帮助孩子理解这种区别是很重要的。要教会孩子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倾听他们的看法。要让孩子看到如何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让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2.要当心对男孩和女孩使用双重标准。有时候,男孩的粗鲁和伤害行为会得到原谅,而女孩坦率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却会受到阻止。知道自己有任何感受都没关系,并且行为与感受是独立的,对男孩和女孩来说都同样重要。

3.并非所有的愤怒都会表现出来。你可能有一个将所有怒火都憋在心里的非常愤怒的孩子。要留意一些迹象,包括在家人面前退缩、被动的攻击行为和药物滥用。

开阔思路

有一天,我正在凯马特超市作一些研究,就在我走到收银台的时候,那里正好有一场“如何逃避面对孩子的感受” 的讨论刚开始。一个显然步入了青春期的13岁孩子(因为他的双脚像迈克尔•乔丹的脚那么大,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则处在奋力追赶的不同阶段)正在因什么事而生气。我到他身边的时候,他的父亲开始介入,想帮助他:“你为什么生气?你没有理由生气!你为什么这么胡闹?"

在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男孩说几句话,诚实地回答这位父亲的问题。

“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额叶系统的一个传导扰乱了压力梯度,在我的大脑边缘系统造成了微妙的变化,而且我吃了一顿过度丰盛的精加工的淀粉、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午餐,因为这些食物很便宜,这让我不堪重负。而且,在教室里上课时,我要努力容纳老师讲课的“卡路里” ,这让我要对付由此产生的难以承受的沮丧感。

课间只有4分钟时间上厕所、开储物柜,然后去另一个教室上课。当我带着所有这些在我身体里咆哮的能量放学时,他们立刻又把我赶上了一辆校车,并告诉我:'坐下,不许说话,关上车窗,要不然我就告诉你的父母。'当我带着那些依然在我身体里咆哮的能量下了校车后,我喝了一瓶可乐,摄入了咖啡因和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摄入了可可碱,它们直接刺激着我不稳定的下丘脑,这种不稳定是从酗酒的前三代人那里继承来的——我们甚至还没讨论过这件事。下丘脑分泌出大量的睾丸素在我体内横冲直撞并让我进入了青春期,并且成天都因为我要努力满足大人的期望而不断地遭受挫败和敌意而受到干扰。我实在应付不了,所以我很生气!” 

一个13岁的孩子不可能说清楚这么多事情(甚至都意识不到),所以,这个孩子说的是:“因为!” 

爸爸吼道:“你什么意思,’因为‘?” 

男孩最后说:“我不知道。” 然后,就不说话了。

这个男孩从这件事情中学到的是,他的父亲不想认真地探究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他真正想要的是让这个男孩觉得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自己又傻又笨,而且无能。

一定要记住,感受往往是很复杂的,并且往往不能明确地理解。上面的所有因素能够而且确实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尽管有时我们自己意识不到。

一个15岁的男孩和妈妈一起如约前来咨询,妈妈很担心儿子易怒的问题。他很快就要拿到驾照了,而他的妈妈害怕他如果不得到一些帮助的话,在开车时会把怒气发泄到其他司机身上。

心理咨询师问这个男孩因为什么生气。他说,他每次同意替妈妈干活的时候,妈妈又会反悔并且自己干。妈妈解释说,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觉得儿子好像并不打算去干。

她的儿子就爆发了,用拳头捶着桌子,大喊道:“你从来都不相信我!我告诉了你我会做,你为什么就不能信任我?” 

母亲很吃惊地看着儿子在她认为这么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竟然这么大发脾气。当她意识到儿子有多生气时,她问:“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让我们都感觉好一点呢?我不想看到活儿没人干,你不想让我唠叨。”

心理咨询师建议,如果母亲想知道儿子是否记得该做的家务,他们可以约定一个非语言的手势信号。这位儿子说,只要妈妈问问他是否还打算干他答应要做的家务就行——只是不要替他做。

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怎样惹恼孩子,并对他们有多么不尊重。出现这种情况时,孩子就会愤怒。如果我们问孩子因为什么生气,并愿意倾听,他们通常都会告诉我们。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