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气质,难养型宝宝

  • A+

蒙台梭利教育——蒙氏家庭教育方案  

孩子拥有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更有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而很多父母缺乏对多样个性的了解和接纳。

关于个性差异的研究非常多。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学家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和斯泰拉•切斯(Stella Chess)所做的那项著名的纽约纵向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NYLS)。这项研究通过追踪133名婴儿直到他们成人,发现大约2/3的孩子可以归为三类之中:难养型、易养型和慢热型。

在另一项研究中,安妮耶•罗滕伯格(Annye Rothenberg)、桑德拉•希契科克(Sandra L. Hitchcock)等人(1)详细研究了婴幼儿在多个层面的不同表现差异,他们将其分成两个极端的类型,参见下表。在每项对比指标中,每个孩子的表现都是介于这两个极端类型之间的。将所有指标的描述整合起来,我们便会对孩子的个性客观地了解一二。

难养型宝宝

如果你家孩子在很多维度上的表现都接近于第一种的话,那他很有可能属于难养型宝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需求宝宝。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阿诺德•萨摩罗夫(Arnold J. Sameroff)发现,在30个月大时对幼儿进行智力测试,其中得分最低的,很可能是在4个月大时表现出难养型个性特征的宝宝。这很容易理解,很多高需求宝宝的父母在最关键的养育黄金期被他们的高需求折腾得没有耐心、备受挫折、疲惫不堪,也就不可能有精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互动刺激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如果持续下去,孩子很容易在未来出现行为适应上的问题。

教育观察

我曾经密切跟踪观察过一位德国空姐妈妈的孩子,她的女儿比我家女儿大3个月。由于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我对比了两个孩子一岁半以前的各种显著差异,发现这位德国小姐姐是比较典型的高需求宝宝,而且也深刻了解了高需求宝宝的父母有多么不容易。

由于小姐姐不抱着就会一直闹,空姐妈妈不得不大半天里不管是做饭还是做家务都得抱着她;由于小姐姐在哪里都会弄出很大动静,不停地探索新鲜事物,空姐妈妈不得不高频率地带她出去玩儿,带她去体育馆。在家时,空姐妈妈会利用小姐姐短暂的睡前时光进行一些安静的亲子活动。比如,小姐姐22个月左右时开始对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空姐妈妈就给她做了好多汉字卡,每晚和她做识字游戏。每次识字的时候,小姐姐都表现出少见的专注和坚持。在空姐妈妈的支持和引导下,小姐姐两岁时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了。空姐妈妈告诉我:“高需求宝宝就像一个填不满的杯子,你要一直不停地填啊填,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她满了。”

正是因为空姐妈妈一直以极度的耐心和智慧去接纳眼前的孩子,现在两岁多的小姐姐热情、活跃、自信、独立,同时心智比同龄孩子更成熟,同理心很强。有一次空姐妈妈发烧,难受地告诉女儿,她不想再母乳喂养了。一向深度依赖母乳、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坚持不懈去争取的小姐姐竟然自此就再也不去掀起妈妈的衣服了。她就这么断奶了!

我们要通过日复一日的长期观察,深入了解宝宝的个性,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高需求宝宝,也能大大减少父母的焦虑、内疚和失控感。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调整方向,摸索与孩子的个性相匹配的教养方式。高需求宝宝不仅需要父母给他最大程度的接纳和包容,还需要父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养能力,为高需求宝宝提供科学丰富的教养环境,满足他们对爱和新鲜体验的极高需求。

m25

我给难养型宝宝父母的建议是:

1.多带孩子去户外,让他们多参与消耗体力的活动,帮助他们消耗旺盛的精力。

2.利用孩子短暂的安静时光,引导他们专注于做一件他们感兴趣的安静活动,让他们慢慢体会专注的美好。

3.让孩子的日常生活尽量规律、稳定,不要有太大的环境和人事变化。

4.任何行动前都要提前告知孩子,减轻孩子激烈的对抗反应。

如果父母能以如此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未来也自然会收获高回报,那就是拥有一个像那位德国小姐姐一样精力充沛、坚持不懈、内心敏感细腻、自信温暖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真正的高需求宝宝是天生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提前学习和准备,再由不懂科学养育的老人或者月嫂、保姆代为养育,即便我们的宝宝不是天生的高需求宝宝,也很容易被人为“培养”成喂养和睡眠方面都极其困难的“后天高需求宝宝”。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