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一)

  • A+

高效能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减负”的要求。但是,在减负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人认为既然“减负”就不应该提倡课外阅读,否则,课内的负担减轻了,而课外的负担变重了,减负就成了一场无用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曾说过:“减负不是不要学生读书,而是要让学生从无用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读他们喜欢读的书,读更多的书。”他在小学四年级就读《西游记》,五年级就读《三国演义》,觉得这些古典文学名著对他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等他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他就引导女儿读《西游记》,觉得《西游记》对他女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因此,他要求广大老师和家长们“要承担一些责任,引导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读有益的书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书,历来有好有坏。清代学者陆世仪说过:“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识货”就是对图书要有选择。那么,到底如何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呢?

选择课外读物,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堂学习,其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所选择的阅读内容不符合自己的兴趣,自然也就读不好。所以,课外阅读内容一般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选择。

选择课外读物,还要注意针对性。学生时代充满新奇的幻想,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求,对书的嗜好可想而知,而书海浩瀚,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书都拿来读,这里就有针对性问题,要考虑你所选择的书是否切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如果你的思想比较单纯,那么不妨找些思辨色彩较浓、说理透彻的著作来读;如果你在某个方面比较贫乏,那么不妨找些有关这方面的精辟论著来读;如果你觉得课堂上难以学到人际交往的学问,那么也可以找些交际方面的书先来读读。总之,缺啥补啥。

选择课外读物,务须注意思想性。一本坏书,可以引导你走上不健康的道路甚至邪路。而一本好书,则可以引导你走向成熟的彼岸。思想性好的读物,读后能使人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0318_(5).

现在不少同学读课外书,采取“走马观花”的方式,比如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星期六买了一本秦文君写的《男生贾里》(作家出版社),一个晚上就看完了,星期天又去买了一本《女生贾梅》,当天晚上又看完了。隔了几天,他爸爸问:“这两本书分别描写的是什么人?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秦文君在这两本书中想表达什么思想?它们在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色?又存在什么不足?”这个孩子除了清楚这两本书分别描写的是“贾里”“贾梅”之外,其他的就模糊得很。请问这名同学的读书方法高明吗?他的读书法是否科学呢?

与这名同学相反,有的同学看书十分细致,读书效果也截然不同。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报道,说有一名同学,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世界文学名著),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因为法布尔所描写的昆虫世界充满着温情,荡漾着一种令人神往的生命活力。他把这本书至少看了二十遍,并做了大量的读书卡片似致书皮掉了,内页破了,最后给图书馆罚了钱。但就是这本书引导他从此走入了神秘而诱人的动物世界,高中毕业以后,他考取了北京大学生物系,后来成了动物学博士,现在美国一所大学当教授。这是一个成功的课外阅读者,那么,我们是否必须步这位同学的后尘呢?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