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二)

  • A+

高效能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大体翻翻,略读一下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少数的书则应当精读,勤读,用心地读。如果那个五年级的学生把《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当成一种消遣,完全可以像他那样“走马观花”地略读、速读甚至跳读,只要知道故事的大致情节就够了。如果他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想以后在文学方面发展,或者想通过课外阅读提高作文写作水平,那么,他可以采取精读的方法。同样,如果你的兴趣不在生物学上,你也不必像上述那名同学那样刻意研读和反复消化《昆虫记》,对卡通读物、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也完全可以用“走马观花”方式。总之,读书的方法要服从于你的志向和理想,服从于你的个人爱好和兴趣。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我们读书的范围:有的书是消遣型的;有的书是学习型的;有的书既是消遣型的,又是学习型的。

0318_(10).

接着就产生了新的问题。既然对“消遣型”一类的书,我们可以采取随意的个性化阅读方式,那么对于“学习型”的书,我们应当提倡什么读书方式呢?

我个人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古人所说的“四个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其中“眼到”“口到”就不必详细讲了,这里重点谈谈“心到"“手到"。

“心到”是指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筹划。有的同学读书东一榔头西一棒,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同学为了了解故事的结局,只看书尾巴,很少能耐心地读全一本书。其实,什么事都不会一蹴而就,读课外书首先要为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有了具体的读书计划,自己心里有了底,就能循序渐进地读书了。我们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每天能花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进行课外阅读,一个月就有15-3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一年下来,就能读数百万字的书籍。

“心到”还指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思考。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书的原义,提出同作者不同的看法乃至相反的观点。这里我想引用通师二附六(5)班图书角中的一本书,题目是《生命的风铃》。其中有一篇文章《余秋雨的文章》,作者是一名学生叫“武梦如”,显然他系统地读过余秋雨的文章,但他说:“我不喜欢余秋雨其人其文”,原因就是他认为余秋雨“不真诚”。他说:“我们读到他大气磅礴、融会古今,读到他思绪万千、感慨系之,就是读不到他的肺腑之言。肺腑之言是能品味出来的,冰心的纯粹,鲁迅的尖利,龙应台的恳切,陈村的随意,都是肺腑之言,殊途同归呀。但是余先生没有这些。读者感受不到——而不是读不到—他的思想是怎样流动的,情绪是如何涨落的,他盼望什么,珍惜什么,悦纳什么。透过纸张只能看到一个学者模样的踱步,顾盼一会,又沉思一会,只能听见他说一些顺畅漂亮的句子。句子是漂亮,但读者想要共鸣的愿望可不过分啊。读余先生的作品可养文字、可发深思、可长见识,唯独难得的是引起共鸣。因为他写文章的态度不真诚、不平易呀!”显然,这个学生读书不是看看就万事大吉的,他有感受,有思考,而且乐于表达出来。这才是好的读书精神。

“心到”指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质疑。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大凡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他认为应当“开篇有疑”。读书善于提出疑问的人,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勇于创新。谁善于质疑,谁就能够掌握读书的主动权。善于提出疑问也就是多思多问,深入其内,出乎其中,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这样久而久之就能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效果。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的名言。读书仅仅加强思考还是不够的,还要动笔去记、去做实验,去应用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手到”。假如你正在读文学的课外书,你不妨试试把书中的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格言、优美的词句、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再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归类整理。平时多读多记,写作文时就可以把它们从“词语宝库”中搬出来,你肯定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你想拥有“源头活水”,那就热爱读书吧!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