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事前诸葛”胜过“事后诸葛”——“预防针”效应

  • A+

家长教育 

“事前诸葛”胜过“事后诸葛”——“预防针”效应

对孩子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如有可能,父母可以在事先进行提醒和教导,以防止其发生。

家庭教育启示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容易犯以下两种毛病。

一种是“亡羊补牢”,即不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和身心发展特点,不掌握孩子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不分析潜在因素和先兆性症状,更不进行预防性教育疏导,等到发现孩子中“毒”患“病”,才予以重视,亡羊补牢,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治病不健身。最后孩子缺乏“免疫”能力,容易旧“病”复发。

还有一种是“马后炮”。就是父母忽视家庭教育,不太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注意不到孩子言行的异常,不留意孩子中“毒”患“病”的症状,小“病”不治,酿成大“病”,最后追悔莫及,互相四埋怨,放马后炮,吃“后悔药”。

对于这两种错误倾向,父母可以采用“预防针效应”予以纠正。

那么,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何应用“预防针效应”呢?

举个例子来说,有位父亲发现孩子喜欢武侠小说,一次竟为“江湖义气”去帮一位小兄弟打架。父亲得知后,克制发火的冲动,冷静地调查孩子打架的真相和原因。接着父亲从报纸上找了一篇报亲道两个少年犯因“江湖义气”打架伤人判刑的案例,给儿子阅读。然后选择适当时机跟孩子谈心。父亲对孩子说:“如果我是你,为了朋友情谊,就去了解他们冲突的原因,并想办法劝他们和解。如果我不明真相就要去打架,就得想明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父亲

和颜悦色的教导,使儿子口服心服。接着父亲根据儿子爱看书的特点,引导他阅读歌颂英雄豪杰的优秀书籍,进行读书辅导,给儿子讲“江湖义气”与真正友谊的区别,勇敢的侠士与鲁莽的江湖打手的区别,指导儿子怎样选择朋友和发展友谊。

经过父亲耐心的“接种”,儿子既增强了“免疫”能力,避免了今后在这方面犯更严重的错误,又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辨别能力。

此外,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任性的行为特点,也可以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其“发作”。

5岁的帆帆和奶奶一起逛超市的时候,动不动就看中一百多块钱的玩具。奶奶费尽心机哄帆帆买便宜些的,帆帆就是不肯。很多时候面对满地打滚的帆帆,奶奶只好“投降”。

但是,爸爸妈妈带帆帆去购物,他的表现就不一样。因为爸爸妈妈在出发前就跟帆帆约定:“给你5元钱,由你自己做主,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但是不许超支。"

在超市里,帆帆拿着那5元钱,一会儿看看玩具的标价,一会儿看看手中的钱,认真地扳着手指计算。这时他就不会耍赖,而是一副小当家的模样。帆帆的改变正是得益于“预防针效应”——如果事先约好,到时就不好意思耍赖了。

还有的孩子跟父母到别人家里去作客,不懂得礼貌,对这种情况,父母也可以在去作客之前给孩子打“预防针”,教他学会作客的礼仪。

比如父母要教育孩子问候他人。有的称呼孩子很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要是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孩子可能会觉得别扭而不愿开口,所以父母最好预先和孩子“排练”一下,这样称呼起来就比较自然。还要告诉孩子到别人的家不可以乱翻东西,吃饭的时候,好吃的东西不能自己独占,要学会谦让,等等。

ai0314_(22).

教育心理学知识

我们都知道,所谓预防针,是给人“接种”适宜的“病毒”,使人体经受有限的病毒的攻击,从而在身体里对这种病毒产生“抗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今后如果这种病毒大量出现,身体里的抗体就可以抵御他们的攻击。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预防针效应”教育法。预防针效应,就是事先给孩子做思想准备,从而让孩子能够抵抗诱惑、侵害或攻击。这就需要父母察微探幽,及时发现孩子中“毒”患“病”的征兆,及时进行诊断,善于把“病毒”转化为“疫苗”,变坏事为好事。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