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对婴幼儿使用“我—信息”

  • A+

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家长效能训练

对婴幼儿使用“我—信息”

由于“我—信息”是语言性的表达,所以许多父母在第一次接触P.E.T.时都会将“我—信息”仅仅用在能听懂这些语言表述的大孩子身上。

我们知道: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运用语言性表述的“我—信息”的确会碰到问题,然而,通过使用适合的方式,也同样同以轻松改善他们的不可接纳行为。父母们可以在下面3种方式中任意选择。

1. 猜谜游戏

6个月大的芭芭拉总是在半夜大哭,爸爸妈妈总是半夜被吵醒。芭芭拉这样的行为影响到了大人的休息。但是,如何才能让孩子不哭呢?很简单,他们开始猜。找出她哭的原因,解决问题,这就有点儿像是解谜。

或许是她的尿布湿了、觉得冷了。我们会首先检查这两项。可是她的尿布并不湿。或者是因为没有给她拍嗝?我们抱起她给她拍嗝又猜错了,她没有嗝。或者是她饿了,奶瓶里还有奶,被推到了婴儿床的底部。我们想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于是把奶瓶拿给她,成功了,她吸了一会儿就睡了。我们轻轻地将她放回婴儿床上。现在我们能继续回去睡觉了。

当婴儿不停地哭、不安静且让人心烦、不肯入睡、把食物扔在地上时,

父母就可以使用这种猜谜法。猜谜游戏对于婴儿很有效,是因为他们给父母带来问题往往是他们有需求未被满足,而且通常是合理的需求。当父母们开始使用猜谜游戏来解决问题时,他们也就不再“折磨”父母们了。

有时父母们会通过猜谜游戏轻松地解决问题,可是有时候却不太容易。“如果起初没有成功,那么再试一次、再试一次。”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可信的建议。父母们能够很快就擅长此道,因为他们会对孩子越来越了解。父母们曾经告诉我,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区分孩子什么时候哭是因为尿湿了,什么时候哭是因为饿了,什么时候哭是因为有嗝了。

猜谜游戏也是一类“我—信息”。父每们发现孩子的一些行为影响到了自己(比如半夜大哭),于是采取行动,就像是发送语言形式的“我一信息”。这时的行动本质上是非语言性的“我—信息”——当孩子哭时你抱起孩子并做点什么,就像是在说“我不能让你一直哭着!”一再试图让孩子独自面对问题直到不再哭泣,而是你,父母,采取了行动。显然,孩子没有办法拿到自己的奶瓶,她也无法告诉父母:“我如果能拿到奶瓶,就不哭了。”所以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完成。猜谜游戏是一类特殊的"我—信息”,在这里,父母们需要提供解决办法。

ee22

2. 做个转换

婴幼儿的不可接纳行为同样可以通过转换的方式来改善:用另一种可以被父母接纳的行为来代替这种不可接纳行为。

•你1岁多的女儿罗拉,正处在对什么都很好奇的阶段,她发现了你新的尼龙袜,很喜欢摸、扯它们。你担心自己的袜子会被扯坏了。于是你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双已经被扯坏了的旧袜子。你把这双袜子放在罗拉的手里同时拿走了那双新袜子罗拉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同——旧袜子依旧让她很开心。她的需求被满足了,你的需求也被满足了。

•大卫在沙发上跳上跳下,妈妈很担心他会打破桌子上的台灯。妈妈温柔但是坚定地将大卫从沙发上抱下来,并将枕头从沙发上挪到地上,让他继续在枕头上跳。

•1岁半的谢丽爬到爸爸的腿上,爸爸穿着刚洗干净的浅色西装.他看到谢而手上沾满了果酱和花生酱“于是爸爸及时制止了谢丽,并很快从卫生间里取出湿毛巾把谢丽的手擦干净了“接着爸爸把谢丽抱起来放在自己的

腿上。

做个转换也是一种特殊的“我—信息”。虽然没有说话,但爸爸首先表达了:“当你手上全是果酱时,我不想让你坐在我腿上。”接着,把孩子的手擦干净并将她抱回腿上,爸爸同样用非语言的方式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如果你的手干净,那我愿意你坐在这里。”

当父母们开始使用睇换一下的方式来改掉孩子的不可接纳行为时,他们就不会再想着使用他们的权力——扇耳光、打、推或者其他方式的惩罚。

3. 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

由于婴幼儿还不足以从语言中了解到父母的感受,所以父母可以试着”表演”出来。同样,这也是一种非语言性的“我—信息”,如下例:

•爸苍抱着托尼去超市,他开始踢爸爸的胃,每次踢完都哈哈大笑.爸爸立即将托尼放下然后继续走。(信息:“当你踢我的胃时,我被伤到了,那我就不愿意抱着你。")

•妈妈很着急,可是朱迪上车时却不太配合,又冲又撞。妈妈温柔而坚决地用手推着朱迪的屁股让她坐在了座位上。(信息:“我需要你立即坐好,我在赶时间。”)

运用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要避免使用惩罚或者让孩子感受到疼痛。不论如何,你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你当下的感受。扇耳光、拳打、推、猛拉、喊叫、捏等所有这些方法都一定会让孩子感觉他自己不好、他自己错了、他的需求不重要、他做的事情不对、他应该被惩罚。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