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法策略:像父母原谅我们一样原谅父母(一)

  • A+

家庭教育方法策略 

像父母原谅我们一样原谅父母吧——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青春期故事

李源和父母闹僵了。孩子要离家出走,母亲哭得昏天黑地,做父亲的给了女儿一巴掌,看着妻子也烦躁不已。这就是我接到李源父亲的电话走进李源家时看到的情形。

看到我进门,孩子低下头一声不吭,妈妈终于找到了诉苦的对象。

“姜老师,我养孩子养出罪来了!”李源的妈妈眼睛红肿,声音嘶哑,甚至透着一丝悲凉。看得出她是多么的绝望,到底出了什么事?

起因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儿:妈妈心疼女儿睡觉太少,就悄悄地把女儿设的闹钟给关掉了。可是妈妈偏偏因为半夜失眠,结果睡过头了,起床有些晚了,导致女儿起床后上学要迟到了。于是女儿一个劲儿地埋怨妈妈擅作主张,误了大事。而妈妈觉得上学晚一会儿也不要紧,再说不过就是比平时晚一会儿,并没有晚过上课的时间,没必要对妈妈那么大呼小叫的。

于是,一大早,母女二人的矛盾没有解决就各自出门了。

女儿来到学校才想起自己的社保单没拿,昨晚交给妈妈,是想让她给自己填完的,结果……女儿也没说什么,但显然一天的情绪又不好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放学的时候,妈妈来接女儿,竟然当着同学的面叫她的小名,那个小名马上就被旁边的同学重复了一遍“阿娇”。

一天的阴霾心情就在这一刻爆发了。女儿当着同学的面对妈妈发火,火气大得连旁边的同学都愣住了。做母亲的觉得女儿在外面如此放肆,对自己无理,下不来台,又气又怨,也没给女儿好脸色。在校门口,母女俩就吵了起来,一路吵回家,进了家门,战火依然不断升级。起初,做爸爸的还站在妈妈一边-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妈妈连爸爸也一起数落起来,从女儿的点点滴滴到爸爸的点点滴滴,一阵忆苦难、追往昔,把父女俩人都惹急了,最后妈妈就剩下哭泣了。那是多么幽怨而悲伤的哭泣啊……

我把李源拉进里屋,对她说:“孩子,请你回想一下,在你成长的记忆里,妈妈为你付出的一切感人细节。”

李源不解地看着我。我笑笑,拍拍她的手说:“你能记得在你成长的十四五年里妈妈原谅过你多少事情吗?”李源摇摇头。

“当妈妈干家务的时候,你一遍又一遍地把脚印踩在妈妈刚擦好还没有干透的地板上;一点点不顺心就耍脾气,望着父母瞪眼睛;早晨等妈妈喊你起床,还要对妈妈发一通火;起床后妈妈叠被子,连挤牙膏都是妈妈的事情;吃饭的时候自己先动手,哪些饭菜合自己的味口就吃哪些,也不管父母吃没吃;衣服脏了一脱喊一声“脏了”,需要穿时只管取——妈妈成了旧时伺候小姐的丫鬟。这些,妈妈跟你计较过吗?”

李源低着头没有说话

“孩子,你擅作主张与朋友出去玩没有告诉爸爸妈妈,害得爸爸妈妈到处找你,担惊受怕。终于看到你时,他们是什么表现?”我循循善诱。

“妈妈抱着我大哭,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源似乎也有一些动情。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吗?”李源摇摇头。

“可是你想想,你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都做了什么?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按说你的生日可是妈妈的受难日啊。”我感慨道。

李源的火气已经消了,还有些愧疚的样子。这孩子本身是个好孩子,只是脾气有些大,容易冲动。

“孩子,说实话,你这臭脾气也是妈妈惯的。”我半严肃半开玩笑地点了一下李源的额头,继续说:“无论妈妈做了什么让你不愉快的事情,都像妈妈原谅你一样原谅她吧。在这个世上,你跟谁都可以计较,唯独不可以跟爸妈计较。

“可是,老姜,我觉得我怎么做在爸妈眼里都是不对的。”李源垂头丧气地说。

“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呢?”显然,李源与父母的冲突并不仅仅是叛逆那么简单,但是误会在哪里呢?我觉得有些奇怪。

n02

“我不止一次听他们夸我弟弟,一看到我,他们就一脸严肃,不是责问就是呵斥……”看起来,这种误会在李源心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很受伤的样子。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源还有个弟弟。看起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持不同的态度,而孩子又不理解这种态度与年龄等因素有关,由误会导致了怨气。

“孩子啊,你想想,弟弟和你相差太多了,你已经是将要进入高中的孩子了,可是他还在上幼儿园。小孩子本身就是让人喜欢的,更何况他还是你的亲弟弟。我相信,你这个姐姐平时一定也是非常宠你弟弟的。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他们也一定看到了你对弟弟、对这个家的爱,并没有想那么多。”我微笑着捋一捋李源额前的头发,看到她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怨气,“丫头啊,你比弟弟大,就应当为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活。生了弟弟以后,添丁加口,父母的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要大一些。父母有时心情不好,拿你撒气也是情有可原的,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权当为父母分忧了。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委屈或不满的情绪和父母争吵。同时也要看到父母对你的关爱。有道是十指连心,咬哪个都觉得疼。你也是父母的孩子,父母能不疼你吗?想一想,是不是哪一样你都不比弟弟得到的少?”

小丫头偎在我怀里哭了起来,但这次不是因为怨气,而是因为愧疚:“老姜,我是不是很不懂事?”我们的孩子是多么敏感,可又是多么善良、懂事啊。

于是,我又单独和孩子的爸爸妈妈谈了谈,从和孩子交流的角度提醒他们注意一些孩子容易敏感而又容易埋藏在心底的问题。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