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注重孩子的“第一次”

  • A+

循循善诱——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注重孩子的“第一次”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颗、程颐两兄弟小时候很顽皮。有一次吃饭,两兄弟在饭桌上争抢食物,互不相让,都想吃自己喜欢吃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行为后,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是绝对不行的!小小年纪就开始挑肥拣瘦,什么都想要舒舒服服的,不懂得谦让,那长大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呢?做人一定要学会吃苦耐劳,懂得谦虚礼让,这样将来才会有出息。”母亲的告诫让程颗、程颐两兄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也将吃苦耐劳、谦虚礼让的好品质应用到了后来的研究中,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成为理学大家。

习惯的养成往往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家长应该重视并能够抓住孩子的每一个“第一次”,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程额、程颐的母亲因为他们第一次犯错而教育了他们,可以帮助他们立即改正坏习惯,也为其今后养成吃苦耐劳、谦虚礼让的好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第一次”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父母要鼓励孩子第一次的正确行为,纠正孩子第一次的错误行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也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也就容易做错。儿童的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或者父母没有留心地去指导他们,以致后来一误再误,养成习惯,成了第二天性。因此,要想把小孩子教育好,一定要在他们第一次做事情的时候就教好,以免留下隐患。”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这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鼓励孩子的一次尝试

凡事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孩子也都是经历了多次尝试后才逐渐掌握各种技能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这句话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由于孩子的年龄小,他们的行动能力较差,孩子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时往往很难得偿所愿,这也就变相地增加了父母的负担,于是有些父母就不想让孩子自己尝试新东西,而是代替孩子完成。例如,1岁的孩子在自己吃饭时会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父母还要额外收拾餐桌、地板,甚至要给孩子洗衣服.如果父母喂饭就可以保证餐桌、地板与孩子衣服的整洁,于是有些父母就选择喂饭,剥夺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这样乍一看是减轻了父母的工作量,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吃饭能力,孩子也会过多地依赖父母,缺乏自理能力。父母千万不要害怕“返工”,要鼓励孩子进行第一次尝试,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开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child21

第一次的好行为要鼓励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学习各种东西,3个月左右学习抬头、抬腿、坐;5个月左右学习翻身;6个月左右学习爬;8个月左右学习发音;10个月左右学习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学习的内容也会增多,难度也会逐渐增加,此时,孩子自身的内在动机就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一件事而被人夸奖时,我们会继续做得更好。孩子也是如此,对于新尝试的东西,他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因此,当孩子表现良好时,请不要吝惜你的表扬,让孩子受到积极的鼓舞,激发出其内在的动力,进而让孩子逐渐地养成好习惯。

第一次的坏行为要纠正

“我家的孩子很不听话,每次让他自己去洗脸刷牙时,他就像是没听见似的,说了三四次,孩子也不行动。”“我家的孩子太任性了,跟长辈说话时总是动手动脚的,还没个轻重。”“我家的孩子经常冲我们撒谎,牛奶没喝完扔掉,却告诉我们他喝完了。”……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孩子种种的不良行为,说孩子不听话、不乖。究其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第一次出现的坏行为没有及时地纠正,导致孩子逐渐地养成了坏习惯。当孩子第一次出现错误的行为时,如不搭理父母、动手打人、撒谎等时,家长要教育孩子,并彻底地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与行为,以免积重难返,难以改正。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