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孩子潜力:留意孩子的情绪周期——情绪周期

  • A+

发挥孩子潜力 

留意孩子的情绪周期——情绪周期 

每个人的情绪波动都有周期,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情绪周期,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家庭教育启示

医学家通过大量医学研究证明:一个正常人的体温一天中有三次变化,上午和午夜头脑较灵活,下午处于瞌睡状态,下午6-8点之间人体温度峰值过后,很多人感到疲劳,学习效率低下。有一位科学家说他一直严格遵循这个“生物节奏”的规律:他觉得早上精力充沛,于是把重要的工作放在早上做;而在下午,则用来会客和处理杂事,因为那时精力往往不够集中,不适合做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更适合与人交谈。

根据这个规律,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利用效率较高的时间。比如上午的时候头脑清醒,就要用来学习较难的知识;而在下午6~8点以后的“低潮”时,精力不像上午那么充沛,可以用来看看课外书,或处理其他事情。

上学的孩子还往往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在星期一上课时,容易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

对此,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孩子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就出现了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父母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就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如果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而且父母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另外,在一个月之内,孩子也可以出现情绪高潮和低潮的周期性波动。久而久之,父母也许能摸到孩子情绪波动的规律,就可以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或情绪的临界期,理解孩子的情绪异常。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安排比较轻松的学习任务,或带孩子出去玩玩,让孩子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以调剂孩子的心情。而在孩子情绪高潮的阶段,则可以多鼓励孩子抓紧学习,以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homework2

教育心理学知识

人在一天中,并不是所有的时候状态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精力往往在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处于高峰,而在午后则有所下降。科学家发现,一件坏事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你烦心,它往往是在你精力最差的时候影响你。

就像一年有四季变化,人的情绪也有周期。所谓“情绪周期”,是指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它反映了人体内部的周期性张弛规律,也叫做“情绪生物节律”。

人处于情绪周期的高潮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对人和蔼可亲,感情丰富,做事认真,容易接受别人的规劝,有心旷神怡之感;若处于情绪周期低潮,则容易急躁和发脾气,容易产生反抗情绪,喜怒无常,感到孤独与寂寞。

那么,每个人怎样才能知晓自己的“情绪周期”呢?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周期与生俱来,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一般28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每个周期的前一半时间为“高潮期”,后一半时间为“低潮期”。在高潮与低潮之间,即由高潮向低潮或由低潮向高潮过渡的时间,为“临界期”,一般是2至3天。临界期的特点是情绪不稳定,机体各方面的协调性能差,容易发生事故。这可能跟天象的影响有关,月亮的盈亏会使人的情绪之海出现“起伏”。

此外,外界的环境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在与周围世界的“碰撞”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等“情绪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身心失衡,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宣泄;二是工作和生活压力超过了身心所能承受的负荷,激起了情绪的“抗议”;此外,特别的性格、特殊的环境及突发事件也会为心理异常埋下“伏笔”。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