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青春期家庭教育 心理障碍及调节
学生接受教育的“意义障碍”——认知障碍及其消除方法
对于任何一种教育,学生都有一个愿不愿接受的问题。德育也是如此。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学生对教育的态度和已形成的态度定势对德育的实际成效有很大影响。
学生的态度定势,是指学生对教育的心理准备状态,即他对教师的教育是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接受或排斥的内心倾向性。学生如果对德育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定趋,那么他就会顺利地接受德育要求并努力去执行。反之,如果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他就会对德育要求产生抗拒、排斥的心理。这种消极的态度定势就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障碍,心理上称之为“意义障碍”。
认知障碍
它是指学生在道德认识上的消极态度定势。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愿接受或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知识的教育。如对于教师提出的“乐于助人”这一道德要求,有些学生可能就从思想认识上提出一些疑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呢?”“帮助别人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老师说得好听,他自己能做得到吗?”等等。可见,认知障碍常常来自学生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以及教育者缺乏信任感,因而在思想上把思想品德教育拒之于门外。
上述例子中,学生提出的几个疑问恰好可以说明产生认知障碍的几个可能的原因:
1.德育要求(“乐于助人”)不符合学生以往的道德认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德育要求不符合学生已形成的道德需要(“帮助别人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学生对教育者的言行是否一致持怀疑态度,认为教师的道德说教不可信(“他自己能做得到吗?”)。
当前在学校中,学生接受德育的认知障碍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这和近年来出现的种种社会思潮密切相关。很多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些先入为主的道德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冲突也造成了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
这里,我们提出几个可供采用的消除“认知障碍”的措施。
1.重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学校德育不仅要正面灌输,而且要从了解学生入手,回答学生思想上的疑问,帮助他们提高鉴别能力,澄清已形成的道德认识。只有首先克服了各种认知障碍,正确的道德知识和合理的道德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
2.改善人际关系环境,重视德育过程的情感性。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真诚友爱的氛围。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心的满足等。在教学过程中,要贯注情感因素,创造亲切自然的德育情境,动之以情,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青春期家庭教育,心理障碍及调节,学生接受教育的“意义障碍”——认知障碍及其消除方法,认知障碍,它是指学生在道德认识上的消极态度定势。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愿接受或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知识的教育。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