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青春期教育指导 青春期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及调节
受挫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与犯罪探析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机能的发育成熟,心理活动也趋向成熟。他们在心理、行为上可产生成年人中的任何一种心理、行为障碍,但是,他们在心理、行为异常与成年人的异常又不完全相同,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都是其年龄特征所持有的,比如自卑、孤僻、焦虑、虚荣、抑郁、意志薄弱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社会观念迅速改变及新旧观念的转型,使得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加重,导致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现象增多。这些障碍增大了他们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如果学校、家庭、社会不去正面引导和教育,就很可能导致他们的违法、犯罪。
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障碍,可以看作是不适当行为的连续或不良动力定型的发展。最常见的表现可以从有攻击性行为和拒绝上学、逃学的孩子身上看到,如固执、情绪变化强烈、易激怒等。对这些心理、行为障碍的调查分析和研究表明,它们的形成有一些共同的规律。美国学者斯柯勒和山德渥认为,不同形式的心理、行为障碍可以认为具有一致的病理状态和许多共同的病因。
1、单亲家庭是造成子女心理、行为障碍的温床。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这种危害不仅在于父母离异本身,而且来自离异前父母的相处方式。感情已经破裂的夫妻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夫妻间频繁的吵闹会给子女留下深刻的不良印象,使子女失去了对他人及社会的信任,这些都是子女不良品德行为、观念形成的因素。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将是片面的。有些离异的父母又往往为争夺子女的爱,展开争夺战,拼命地对子女作感情投资,又拼命地攻击对方,拉孩子搞“统一战线”,这都会使孩子受到很大伤害。
父母离异后,给子女造成的伤害,常表现为抑郁、情感缺乏、焦虑、行为紊乱,以及有攻击性行为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使学生荒废学业,习惯于逃学或逃宿。逃学和逃宿的学生,一般只是为了逃离一种不可忍受的环境。父母离异后相互怨恨,又常常将孩子作为撒气的对象,再婚者又把孩子看作累赘或包袱,致使孩子备受冷眼和摧残。孩子对父母也会有明显的反抗和敌意。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就必然去寻求其他的“温暖”予以慰藉。这时,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引诱便会乘虚而入。
2、错误的教育方法和对子女的虐待。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如对子女管教过严,限制子女正常的集体活动,或是对孩子经常打骂、恐吓等,常常会造成子女孤僻、迟钝的心理。被虐待的子女或被有施暴行为的父母养大的孩子,极易出现逃学、离家出走、学习困难或攻击性行为。经长期观察研究表明,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较成年人简单,一般在持久的精神紧张状态下才会产生。这些学生往往对人怀有敌意,欺侮、打骂他人,形成破坏、欺骗等不良习气。
3、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良影响。
某些书刊、影视作品中的凶杀、暴力内容的渲染,音像制品中的低级庸俗之作以及广告中性感、猎奇画面的刺激等是诱发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和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某些孩子往往表现出不能抑制自己实施暴力行为的控制力障碍。打斗凶杀的影视片,可使他们在几小时内具有攻击性行为。这类影视片使他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体力、野蛮和暴力是人的生活中“正常和可接受”的一部分,模仿实施暴力行为是“英雄”的行为,就可以有资格做同伴们的“领袖”。
4、某些学校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的原因。
由于单纯追求升学率,不注重德育工作,歧视差生,使这部分学生的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下,心理、行为障碍就极易产生。师生间关系恶化的程度越深,学生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学生在学校违犯了纪律或学习成绩上不去,老师常用的办法便是责令其请家长,请不来便不准上学。学生不敢跟家长说,只好在大街游荡,很容易被社会不良因素所引诱。学校不准上学,家长赶其出门,这就等于完全将学生推向社会。不少流落于社会的青少年就是这样一步步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的。
5、学生的多动症与行为障碍。
多动症是指学生表现出的与其实际年龄的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这种症状又称为“活动过多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多动症是当前精神病学、儿科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学生的多动症一般表现为:活动过多,爱动手动脚,想干什么就马上干什么;爱讲话以至喊叫,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做事粗心大意;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行为不顾及后果,会出现短暂暴怒或有突然的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等。
曾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学生打破一块玻璃,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也不知道,我抬手一敲,就把那块玻璃打破了。”两个月后,他又用刀将学校的三株白杨树的树皮剥下,造成三棵树坏死。老师找他谈话时,他也说不出剥树皮的动机,只是说当时就那么想剥,就剥了。可见多动症患者自制力差,具有一定危险性和破坏性。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障碍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出现过错与不良品德行为,这些都是违法犯罪的前兆,因为违法犯罪往往是过错与不良品德行为、习惯逐步演变的结果。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思想教育与正确引导,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这是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大事。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