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学做人——角色认同效应

  • A+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 

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学做人——角色认同效应 

父母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学到有用的知识。

家庭教育启示 

有一对季生姐妹外貌相似,从小到大生活在一起,同读一所学校,同在一个班级,可是长大后性格差异却很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原因是姐妹俩出生后,父母把先出生的当作“姐姐”,后出生的当作“妹妹”,要求姐姐照顾妹妹,妹妹服从姐姐,而使俩人“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姐姐逐渐变得性格开朗,主动热情,善于交际、处理问题果断,工作能力也比较强,而且总是扮演“保护”妹妹的角色;而妹妹则性格内向,常常依赖别人,不善交往,事事与姐姐商量后决定,扮演着被保护的角色。

这个例子说明,孩子的角色对于他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孩子天真的童心,很容易进入一种被安排好的角色,而成为类似角色的那种人。

再看一个例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人推荐到图书馆帮忙。图书馆管理员给盖茨讲了图书分类法,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盖茨听完后问:“像当侦探一样么?”管理员说:“那当然。”然后小盖茨就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做个“小侦探”让他兴奋不已,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正式请求担任图书管理员。几个星期后,盖茨搬家了,也转学了。但是没过多久,盖茨又回来了,因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来上学了,由父亲开车接送他。盖茨自己也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可见,"小侦探"的角色激发了盖茨多么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角色的扮演,使盖茨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而且做得乐此不疲。这正是“角色效应”的作用,即担当一定的“角色”,能使一个人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期望,这种期望会成为激励他行为的内在动力。

根据角色效应,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角色,让孩子扮演,从而让他学会某些知识或者规范。

如在"小小卫生员”的游戏中,让孩子担任卫生员角色,负责检查妈妈、各个布娃娃的“个人卫生”,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在“接待来访的客人”游戏中,让孩子担任小主人的角色,练习泡茶、双手敬茶等,掌握招待客人的礼仪。

或者模拟“道德法庭”,孩子和父母分别担任“法官”、“原告”、“被告”或“律师”,让孩子根据《中学生守则》,进行法庭辩论,以提高对“中学生日常规范”的理解。

还可以做“今天我当家”的游戏,让孩子在生日那天(或双休0)独立当一天家,负责各种家庭事务,包括做饭、洗衣服、招待客人等,让孩子锻炼理家的能力。

ai0320_(41).

教育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有一些缺乏礼仪的孩子,被郑重邀请去参加一个不平常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竟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感染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来约束自己,表现得文雅大方起来。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领会和理解时,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这叫做“角色效应”。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