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学习:自知,人生的第一步——自我定位

  • A+

高效能学习 

自知,人生的第一步——自我定位 

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泰勒斯

你认识你自己吗?这个问题似乎不该成为一个问题。人们常说:“别人不了解,我还不了解自己吗?”事实正如法国诗人拉封丹所言:“有些人了解全世界,但不懂得自己。”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可见,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不仅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早晨去公园散步,有一天,他正在溜达沉思时,迎面走来—个小孩子。小孩好奇地望着他,然后问他:“你是谁?”叔本华从沉思中抬起头来,愣了一会儿,对小孩说:“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将无比感激,受用不尽。”

这两则小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哲学大师长期以来被“我是谁”这一问题所困扰。举世闻名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曾向人们发出凝重的感叹:“在大浪滔滔的既往与未来合流之中,在永恒与现实之中,我总看到一个'我,像奇迹似的孤苦伶仃地四下巡行。”诗人在寻觅,寻觅属于自己的天空。人的一生都在寻觅,“我是谁?”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追寻的一个古老的话题。

今天,对于涉世不深,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讲,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一项关于“我是否感到忧郁和寂寞”的问卷中,有85%以上的青少年答案为“是",另有10%的人回答“曾经有过”。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为什么本该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却一个个“老气横秋”,一副“曾经沧海”的模样?主要问题在于自我意识

0318_(1).

早在2000多年前,伟大的苏格拉底在他创办的学校门匾上书写了一个永恒的誓言:“认识你自己。”直至如今,这句誓言仍镌刻在标志着古希腊文明的戴尔菲神庙。此古老的神喻,成为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的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包括了个人对以下问题的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个性,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我有什么价值和潜力?”等;“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悦纳自己?”等表现出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及他人评价中评价自己的问题统称“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则涉及个人对自己活动、自己态度的调节等,如:“我如何控制自己?”“我怎样成为那样一个人?”等。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俄国克雷洛夫说:“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一个人失败的关键在于不认识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普来斯特•雷奇认为,在几千名学生因改变自我意识,进而改变成绩的实验中,引导学生改变他们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这种理论得到证实。

其中

①一个学生在100个单词中拼错55个,而且很多课程都不及格,以致丧失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绩平均91分,成了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②一个男孩因成绩太差,被迫退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却成了全优生。

③一个男生被考核机构断定为“英语能力欠缺者”,却在第二年荣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

这些学生以前的问题不在于他们智力迟钝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们自我意识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这门课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学生个性走向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学生不仅对周围的人,而且对自己也能做出相应的评价,但是由于他们受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带着理想和现实的自我分裂危机,仍然出现对人、对己认识、评价的片面甚至偏激。



青少年处于不能认识自己的苦恼中,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自我扩大的倾向。自我评价过高,夸大。他们总是心比天高,缺乏自知之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合实际,主观和客观相距甚远,总是自责、自怨,以至自卑。结果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这样就永远无法摆脱自己面临的心理危机。

另一种是自我萎缩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把自己看得比实际低,认为自己无用,无能。有的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长期心情压抑,悲观消沉。对外界评价敏感,缺乏自信,郁郁寡欢,甚至沮丧轻生,或暴力伤入。

自我扩大与自我萎缩的交替,使处于心理急剧弯化,半成熟、半幼稚时期的青少年,在自我认识方面出现肯定与否定方面的矛盾、动摇。有时觉得自己了不起,甚至飘飘然;有时认为自己很差劲,自卑自怜。

以上种种自我认识的不良倾向,有时会导致行为的偏差,作出错误的选择,陷入错误的泥潭。这就需要帮助,启发他们从种种自我认识的误区走出来,养成对人对己客观公正的态度,还他们以轻松、自信、自尊和自爱。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