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孩子的模仿力——模仿效应,好习惯收获好命运,习惯心理学

  • A+

儿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习惯心理学 

善用孩子的模仿力——模仿效应,好习惯收获好命运

模仿是人类社会一种常见的互动形式。在孩子的世界里,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模仿——模仿爸爸、模仿妈妈、模仿小朋友、模仿老师、模仿社会、模仿大自然……可以说,孩子就是通过模仿而成长,这就是“模仿效应”,又称为“一窝蜂效应”。

现实生活中,模仿现象不胜枚举,而孩子的成长更是一部模仿史。一般来说,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甚至是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准备好和你互动了,这就是模仿在最初阶段的雏形。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是从模仿之后的融合和超越中成长起来的,而模仿对象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在成长过程中模仿下来。所以说,父母的身教远比言传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做父母的不要抱怨你的孩子不听话,也许就是你身上的坏毛病“传染”给了孩子。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下面是一家之主父亲不久前写的一篇内心感言。 

家有小子,刚满九岁。自从儿子上小学后,接触的人多了,视野开阔了,常会严肃地和我讨论些严肃问题,让我不知所措。不光如 此,儿子的脾气也是莫名地见长,常常是一不顺心就大发雷霆,然后气呼呼地冲进自己房间,重重地把门带上,无论我和孩子妈妈如何费尽口舌,儿子就是不为所动。直到儿子怒气消了,让我们对他身心俱疲时,才跟没事人一样出来。 

为此,我常常向妻子抱怨:“孩子脾气大,全是你惯的。”妻子听了,眼睛抬都不抬一下,反倒平静地说:“难道你没有感觉到,孩子的这种行为跟你很像吗?平时你生气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甚至于,你比孩子还厉害!” 

听妻子这么一说,我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孩子的所作所为有点我的风格,不由得使我想起一件和儿子有关的事。 

儿子六岁那年的一天,我们三口一起吃饭时,我与妻子发生了点争执,虽说是件鸡毛蒜皮的事,但是我们俩各执一端,互不相让。后来,我怒火冲天,顺手把桌上的酒杯重重地摔到地上,一时啤酒乱溅,碎玻璃也是到处都是。儿子看了,定定地坐在那里,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他妈,看得出孩子的眼中充满了恐惧。 

可是,我仍然觉得不解气,不再吃饭,快步回到卧室,用尽所有力气把门带上。身后传来妻子的怒喊声:“摔吧,你就摔吧,把所有东西都摔了吧。” 

几天后,我早把这件事给忘了。可是现如今,儿子已经把我当时生气时的发泄方式学得淋漓尽致,想到这里不禁让我不寒而栗。 

跟故事中的这位父亲一样,很多家长常常以为孩子还小,没有观点,没有性格,没有判断力,于是对自己的言行就很随意,也有不少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的说教而忽视自身的行为规范。其实,父母的行为举止,父母的示范作用,往往比讲道理更重要、更有效,正如俗话所说,“正人先正己”。而且孩子天生就有着强大的接受能力和超强的模仿能力,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 向,是人的本能之一。

事实上,一个有质量、有价值的模仿对象,对于孩子的自我建构是极为珍贵的。不妨想一下,哪一位大师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几个“准大师”呢?而且教育的本质并非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家长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传给孩子。

由此看来,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尽可能多地向孩子展示出色榜样、为孩子创造跟优秀人物接触的机会,才是既真正爱孩子又懂教育的父母必然作出的正确选择。

ee12

每天懂点习惯心理学儿童心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尽可能多的好习惯,因为这些好习惯可以带领我们的孩子走向成功。那么,父母又该如何给孩子做好示范、表率作用,引导孩子正确模仿呢?

◎父母要杜绝脏话、粗话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有着直接影响,夫妻之间偶尔出言不逊,话语粗俗,甚至满口污言秽语,这种语言会像细菌一样污染孩子的心灵。

◎父母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

生活中,有些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在人流如潮的街头,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骑车逆行,这些不良行为之所以在孩子身上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没有发挥好带头作用。

◎对孩子要多些“赞扬”

如果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比如,有小朋友来做客,孩子主动大方地让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此时家长一定要给予表扬,从正面强化孩子好的行为。要知道,当孩子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扬后,他们的行为往往更积极,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不过,有时候孩子也可能会好心办“坏事”,但是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而且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并告诉孩子如何改进,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习惯心理学,善用孩子的模仿力——模仿效应,好习惯收获好命运,父母要杜绝脏话、粗话,父母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要多些“赞扬”,父母给孩子做好示范、表率作用,引导孩子正确模仿。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